本文是社群運營連載的第2篇,屬于社群案例。
未未在上周日(2.19)參加了disc蘇州一日商學院的活動,開始只是因為朋友圈里有好友在推薦(也不是推薦,就是將她的F碼分享出來),說用她的F碼報名能減200人民幣,于是我就這么被套路上了。
如果體驗不好,我也懶得寫出來丟人現眼,不過真心覺得disc社群的運營方式,尤其是線下活動做得好到令人發指,也許是因為老紙沒參加過更好的活動吧。
先說一句,本文只是分析disc雙證班的運營模式,立場中立,非褒非貶,非營銷行為,DISC的李海峰不給我錢,也不欠我錢。
一、DISC雙證班社群輸出的價值
1.DISC模型理論
disc理論是市場上幾種性格行為分析模型之一,和九型人格分析、MBTI等工具一樣,是提供給人們審視自身或他人的一種模型工具。
DiSC這個理論是一種“人類行為語言”,其基礎為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莫爾頓·馬斯頓博士(Dr. William Moulton Marston)在1928年出版的著作《Emotions of Normal People》(常人的情緒)。馬斯頓博士是研究人類行為的著名學者,他的研究方向,有別于弗洛伊德和榮格所專注的人類異常行為,DiSC研究的是由內而外的人類正常的情緒反應。其之后的學者進一步將這個理論發展為測評,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DiSC測評。
——百度百科
其實就是一種理論知識,同時是一種能夠使用的工具型知識。
2.對于培訓師的利益誘惑——DISC收費培訓
在活動現場了解到,很多小伙伴報名雙證班,是為了能獲取到DISC的顧問認證和講師認證,這兩個證件能拿到手里“行走江湖”。
3.該社群成員陣容相當有吸引力
還記得未未在《饅頭商學院用戶運營之用戶拉新手段分析》一文中提及過,網紅講師有相當強的誘惑力。
DISC更狠,他的社群成員(雙證班學員)有新精英生涯創始人古典、幻方秋葉PPT創始人秋葉大叔、簡書一哥彭小六,基本上就不用再聊別的了。
而且,這幾位還會被邀請到一日商學院現場做分享。
4.鏈接資源的誘惑力
其實和第3條一樣,就是給你一種一步登天、要與太陽肩并肩的錯覺。非貶義,因為宣傳并沒有直接傳輸此類信息,但是對于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的確有種迫切面基偶像的沖動。
而成熟的大叔名媛們,也會想著遇到自帶流量的網紅,回不回碰撞出什么火花,也許是一個新的機會。
這就是最直接最赤裸的誘惑,所以說,此類付費社群的運營推廣工作,核心之核心在于頭部運營。
二、成員結構
1.金字塔塔尖:DISC雙證班創始人——李海峰
自小被稱神童,履歷牛X哄哄,并服務于超多世界500強企業……bulabula,就醬。
2.金字塔塔峰:DISC雙證班背書者——郭強、古典、秋葉、彭小六……
網紅講師&知名企業顧問、培訓師&各種牛人
3.金字塔塔腰:雙證班活躍度高的成員——慕雅、俞亮、高上、許嘉……
在各自領域有一定成就和聲望,多為行業龍頭企業的管理層成員。
4.金字塔塔基:其他雙證班學員
相對活躍度及傳播能力沒有塔腰成員高,但是本身也是有一定能力基礎的社會個體。
5.金字塔附近的沙土:一日商學院的學員
潛在雙證班成員,付費參加過DISC一日商學院的學員。根據2.19蘇州一日商學院的報名數量及雙證班招生數量來看,轉化率在25%左右。由于沒錢,未未在活動現場就是一名吃瓜群眾,純粹是去看熱鬧。估計口袋有錢,也掏錢報班了,李海峰老師的會銷能力實在是太強大了。
三、DISC的營銷方式
1.李海峰老師個人影響力
講師本身魅力引來的流量,沒什么好多說的。
2.頭部運營
吸引(邀請)網紅成為認證班學員,并邀請出席一日商學院的授課現場做分享,資源置換,流量互換。
3.同其他全國性社群和地域性社群合作活動
DISC一日商學院活動,同BetterMe城市營合作,并通過總部渠道推廣活動信息;也以同樣的方式同行動派合作。活動合作方還會找到其他本地社群做場地及活動現場執行的合作,這樣在地域性信息無法同步的情況下,能夠大大縮減活動的各種成本。
4.制造學習名額的稀缺感
DISC雙證班的報名規則有一條,就是報名者必須獲取到老學員的F碼,才能報名參加培訓。F碼設置的目的(好處)有很多,但是從營銷的角度來說,有限的F碼會帶來某種稀缺感,而人這種存在對稀缺事物本就有最原始的“好感”。
5.李海峰老師超強的會銷能力
由于李海峰老師的語速快,本來在現場想做出DISC的營銷套路的思維導圖,可是聽著聽著,思路就被帶跑了,沒錯,優秀的培訓師就是這么牛。
李海峰老師講說的具體的營銷部分內容我會在后面的活動現場體驗部分里寫出來,給想做好線下活動的小伙伴做個參考。
四、從DISC案例來看社群運營工作的3個關鍵點
首先,是頭部運營的重要性。你如果想問怎么找網紅資源,我會在接下來的運營連載中做一篇文章,單獨聊聊怎么和網紅合作。
其次,要和已經成熟的社群合作,擴大自己的品牌傳播度。
最后,就是要能真正激發成員的活躍度,真正實現社群成員的多維度鏈接,激活成員更多的可能性。
以一定的目標、結果導向為前提去發展社群,為別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或好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轉化。反之,只知道一味索取,只想著為自己撈好處的行為,一定無法換到回報。
——p126,《運營筆記》,作者:類延昊
五、活動的參與體驗
1.活動預熱
由于信息不對稱,未未只能盡可能的找全,無法保證這是DISC的活動全部推廣渠道。
(1)活動推廣渠道
- 李海峰個人票圈、自媒體等渠道;
- “秋葉”微博轉發DISC一日商學院的相關微博,“秋葉大叔”微信公眾號連續兩天(2.18-2.19)推送參加DISC活動的相關信息(其實嚴格說來,這并不是活動推廣,而是品牌推廣,兩次推送都是潤物細無聲的提及DISC一日商學院,但是卻沒有生硬的推薦,可見秋葉大叔的原則就是在資源互換的同時,不能傷害粉絲);
- BM微博、微信同步推送相關活動信息;
- 老學員票圈&簡書推廣信息;
- 王小芳的每天票圈刷屏,我勒個去,太狠了,每天,是每天;
- 其他合作方的自媒體渠道;
我是通過BM蘇州營營長許嘉和網易微專業的同學徐鑫,知道了有個一日商學院的活動,其實早在春節就看到過嘉爺的BM報名通道,那時就是380人民幣,而看到徐鑫同學的F碼能優惠200人民幣的消息,我就被套路了,兩者一個價格。
做運營的卻總被套路,看來還是道行太淺。
(2)活動報名渠道
- 雙證班老學員的專屬F碼優惠通道;
- BM優惠通道;
- 直接報名;
(3)活動前提示工作
- 報名一日商學院的學員,會被拉近活動群,并發送一個DISC測試問卷;
- 在群中,發送活動現場的照片,辨識現場;
- 活動現場路線圖,包括從三個機場、兩個火車站到現場的路線圖;
- 天氣預報;
- 活動場地指示牌和1樓大門口的易拉寶(活動在5樓);
(4)活動流程
- 簽到&領取聽課材料;
- 入座指示;
- 主持人熱場;
- 李海峰講課;
- 茶歇;
- 抽獎;
- 郭強講課;
- 午飯時間;
- 抽獎;
- 活動合作方宣講;
- 秋葉講課;
- ……因為私事就先走了,很遺憾后面的流程沒有體驗到,哎……
(5)活動現場的那些亮點
簽到表,按照首字母分開,不同人負責不同部分首字母,能快速檢索出參會者的DISC測試報告;
領取聽課其它材料,包括一支中性筆;
入座指示不是僅僅說大家往前坐,而是將想要學員落座的位置放上一瓶純凈水,你想喝水,那就老老實實坐這吧——雖然很容易執行,但是未未之前參加的活動并沒有做到如此細致。
會場規則宣講方式:手機靜音/震動,如果哪位手機響了,我們會集體歡迎他(她)唱出手機鈴聲;
請參會者將活動群置頂,因為抽獎和其他互動要在群中進行;
-
主持人熱場
- 以大家犧牲陪孩子、老婆、別人老婆的時間參會,為自己鼓掌;為外地來的小伙伴鼓掌;為老師鼓掌;
- 詢問現場同學,來參加活動的目的是什么?坐在未未左側的小美女說為了秋葉大叔才來的,秋葉大叔在遠方向小美女揮了揮手,于是,會場達到第一個小高潮;
- 這一系列這才是真的熱場環節;
-
李海峰老師分享中所表現出的部分亮點(職業培訓師,處處是亮點):
- 【引導學員改變原有對一日商學院價值的判斷標準】引導學員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在離開現場時想有什么樣的收獲,同時說明參會者手中拿到的DISC分析報告在市場上的價值是XXX(忘記多少了,反正很貴),還送了兩本書,這些本身就已經超出了報名費(提升大家注意力的同時,能讓到場者從審視活動價值的外人視角切換到已融入活動的參與者視角);
- 【引導學員改變原有對雙證班價值的判斷標準】“參加過雙證班的畢業生,要在心里問自己,有沒有賺回學費”——5800人民幣(會銷手段,提升期望值);
- 【引導學員改變原有對雙證班價值的判斷標準】線下課最佳參與人數40人,但是DISC的雙證班幾次人數都超過70人,在北京某期雙證班,學員人數超過100人。想要限制學員人數的最好方法就是漲價,但是DISC沒漲價,原因有二,一是雙證班是兼職做的,是一個很早就有的理想;二是因為有一期雙證班,某學員很年輕,是在某工廠做流水線工人,報名雙證班是攢了半年的錢才報名的,所以,DISC雙證班想給年輕人留個改變自己的機會;
- 【引導學員改變原有對雙證班價值的判斷標準】創辦雙證班的初心,是想和優秀的人們在一起成長改變,臺下的郭強總是DISC專家、秋葉大叔是營銷專家,各位小伙伴每個人身上都有比我厲害的地方。正是因為如此,我才想把大家聚在一起,一同改變,一同成長;
- 【引導學員關注公眾號】大家不了解DISC是什么,沒關系,大家有我的公眾號么?推眾公號近群,大家關注一下,有些材料是一會能用到的;(在現場我就忘了這件事,不過印象中一直沒有再次提及用公眾號的事)
- ……
不得不說,李海峰老師的演說能力(影響力)太強大,如果我口袋里有6000人民幣,我在現場就會報名參加這個DISC雙證班。會銷能力,是做線下活動的最核心能力之一。
六、總結
這里提及到各種營銷手段,并不是說李海峰的團隊好與不好,我也不是來評價這個培訓班的價值。我只是想說,李海峰團隊的營銷能力超強是體現在:
- 能讓參與者在短時間里明白培訓班能提供給你什么價值;
- 并合理利用往期學員的聲望&其他案例,讓你對培訓課程充滿期待;
- 引導學員給自己設定目標,將學員心中對培訓班價值(¥5800)權衡值不值的注意力分散至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將培訓內容實踐并產生直接價值上;(這個能力很重要)
- 活動中體驗到各種精心準備的小環節,讓你對這個團隊的組織執行能力無比佩服,不過對于職業培訓師來講,也許很得心應手;
- 同其他社群合作,節省人力成本;
暫時就這么多了。
本文算是一時興起,沖動之作。
PS:李海峰老師本人看起來并不像周華健,不過還是挺帥的。
下次,我們聊一下,運營社群的三個關鍵問題,預計在2.27發布更新內容,敬請期待。
END.
我是未未,
在這里我會長期分享教培機構的運營案例,整理互聯網教育運營思路。
歡迎關注“課橙”,雖然回復有時不一定及時,但還是歡迎留言。
文章原創,歡迎轉載,但麻煩您微微跳躍手指,注明文章來自“課橙”。
說完了,希望您看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