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終于把白巖松的《痛并快樂著》讀完了,斷斷續續,從17年11月至今,已有兩個月的時光。讀的是華藝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2001年11月第21次印刷的書,非常老舊的一本書了。
算一算書出版的時候正是我上一年級的時候,套一首歌名《時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用的歌詞讓整個人變得懷舊起來,這么年輕懷什么舊呢?可是就像那一年春晚80后的年輕人提議請小虎隊參加,說80后也要開始懷舊了。說實話這是我對那屆春晚印象最深的一個節目了,其實不止那屆春晚,所有的春晚加起來我有印象的也不超過十個。話題扯遠了,這只能說明我是一個不太立足現實,只喜歡回憶,貌似步入老年階段,大概就是心已經老了。我從初中離家上學,已經將近十二年,但我最懷念的是初中時代,大概所有的遺憾從初中還是可以改變的,可是現在只能寄希望于現在的自己,但改變太難了,維持原狀比較簡單。
元旦幾天,最火熱的活動就是曬自己的十八歲照片,我沒有曬,主要是不想找,實在是太懶了。我十八歲就是高三和大一的階段,不太想回憶,丑哭了的感覺,主要是高中比較胖,臉圓圓的,個子又矮。現在也沒長高,體重也沒變化,但人卻瘦了,外表也沒什么大的變化,但好像回憶不起自己當年在想些什么。元旦和大學舍友聊天,我翻出了大一的視頻,可惜的是除了大一我在大學里再沒拍過視頻,回看視頻,心里莫名覺得很感動。
《痛并快樂著》有一章寫到告別校園,我已經不記得主要內容了,好像有白巖松找工作時的驚喜與迷茫,我在大四就想著要回家鄉,并沒有在校園里找工作,但我也有著迷茫。我大四寒假的時候,焦慮不已,父母著急帶動我更加著急,想去找工作但時間太短人家不同意,做了一件蠢事,但心一下就靜下來了。我大四上學期經常失眠,擔心自己拿不到學位證,晚上焦慮得特別想睡覺眼睛睜不開,但腦子非常清醒,聽著宿舍其他人睡覺的聲音,煩躁無奈。最后順利畢業,拿到學位證。也是在那一年,我發現自己大學白讀了,專業沒學好,圖書館沒去幾回,我在想如果我大一一進校園就知道大四的現狀,我肯定好好學習,作為學生這就是自己的使命與責任。同事說她非常喜歡培訓,因為是久違的做一名學生,我母親也說培訓的時候什么都不用想,就好好聽課做作業就可以了,多么單純快樂的日子。我暫時還沒有體會,只覺得離校園已經很遠了,工作后才發現自己什么都不懂,要學的太多。我在體制內工作,很怕自己離開一直什么都不會,總是希望自己學點什么。
大四畢業后,我找了一個臨時工作先做著,工作不是很難,也比較輕松,但父母希望找一個穩定的工作,于是不斷的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成績不低,但總有比我高的人,在17年8月又進面試了,因為有過幾次面試,又不喜歡上面是課程,既覺得花錢又因為在工作抽不出那么多時間,怕兩頭落空,父母也著急,母親說魚和熊掌不可以兼得,為了穩定的工作可以辭去,但父親擔心辭去也過不了面試。我只能自我安慰,我經過許多次面試了有經驗了,不去參加面試課程也可以,在面試前四五天,父母強烈要求我請假,我照做了,找幾個有經驗的人給我做一次突擊訓練,我覺得還是很有效果的,因為我之前只知道答題的方法,但一直不知道我哪個地方答得不好。那天天不是很好,我們從市里開車到縣里,晚上再趕回來,走的是一條省道,剛修好的,沒有幾輛車,晚上下了很大的雨,周圍比較空曠,不遠處就是山,真是傾盆大雨,加上閃電,把周圍照的一清二楚,這么大的地方只有這一輛車和車上的一家人,不敢前進,把車停在原地,說真的,要不是爸媽都在,我就要被嚇哭了,心砰砰的跳,把所有能祈求的都求了個遍,還好,往前走,雨終于小了,我也終于考上了。父母放松了,我也松了一口氣,只有工作穩定下來,我才放心的去暢想不知道能不能堅持的目標,我才敢安心去做。
? 進入新單位工作比以往忙了很多,起早摸黑的趕公交,冬天天還沒亮就到了地方,回家天已黑透了,父親調侃我說工作挺辛苦,披星戴月。一周六天班,作息又不規律,每天回到家,最想做的事情竟然還是玩手機,熬夜到一兩點,第二天早上想著要是我早點睡今天就不會這么瞌睡不想起床,于是周末那一天只想睡覺什么都不想干。告誡自己,不要熬夜了,早睡早起吧,但堅持兩天,一熬夜就想著下個月在早睡早起吧,下個月再次循環就想著明年吧。明年真的來了,但去年買的音頻還沒開始聽,書還沒翻幾頁。做一個年度計劃從十一月做到了一月還沒昨晚去,但很慶幸這只是開頭,改變的機會還有很多。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以后的你會成什么樣子,世界變化的太快。我從時間管理課上經常聽到一句話“你怎樣過一天,你就怎樣過一生”,我希望自己能夠改變,重新制定年度計劃,新年給自己一個關鍵詞,堅持,只要先做,用一年來改變自己,下一年再專注做一件事。
? 一進入2018年,聽了一場“時間的朋友”的演講,真是顛覆了自己的世界觀,說顛覆不太恰當,應該是刷新了我的世界觀,感覺自己就像井底之蛙,看到的還是陰天,從沒真正見識過這個世界的樣子,也從來沒有思考過。《痛并快樂著》白巖松寫到不知道十年后是什么樣的,他沒有想到自己從看電視的人成為電視里的人,我雖然經歷著,卻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經歷著的這個變化如此快速的世界,從沒有想過經濟與政治竟然是如此緊密相連、息息相關,第一次覺得“一帶一路”是個偉大的概念,世界早已鏈接,我卻不能去看看去親身體驗,這該是多么遺憾的事。世界上有不同的人,我現在只屬于為了活著而工作,不會思考,沒有大格局觀。也許我放下打字的手,關掉這篇文檔,又回到了世俗,但還是感謝《痛并快樂著》,讓我想到了這么多,有了片刻的集中與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