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書是《專注力》,作者[英]于爾根·沃爾夫
現在社會很多人都會有浮躁的心理,有時很難全神貫注去做一件事情,有時處于焦慮狀態,做事情效率很低。
書中提到三個方法,分別是拉伸練習、及時反饋和釋放空間。
① ?『拉伸練習』
科學研究發現,決定專注力的因素有兩點,一是事情的難度,
二是我們應對這件事的能力水平。
一件事的難度如果高于能力,這件事就在陌生區,會讓人感到焦慮,產生逃避心理;如果應對這件事游刃有余,那這件事就在舒適區,人會覺得簡單,甚至感到無聊,產生一種懈怠心理。以上兩種情況,都不利于產生專注力。
我覺得要多去嘗試那種翹著腳而手能觸及的事情。
對事情的難度和自己能力把控需要花費一定精力,需要針對自己的情況及時做出調整。
比如我和孩子一起背古詩,他喜歡背他以前能背下來的,如詠柳,帶著他背他不熟悉詩他就不肯背了,我就帶著他挑戰他的舒適區,先開始帶著他讀幾遍,小孩子雖然不認識字,但他的優勢是記憶力比大人好,我找到一個辦法激勵他,在每首詩邊上畫記號,他和我誰先背下來就把自己名字寫在前面打上鉤,后背下來放后面打鉤!這樣慢慢帶著他背古詩。
② ?『及時反饋』
001 量化進度。
給事情做一個計劃,比如微計劃。我為了瘦胳膊美后背,每天做一組拉毛巾操,開始做好胳膊尺寸的記錄,做完一個月再測量一下,發現瘦了一厘米,要知道胳膊瘦一厘米是相當不容易啊。
002 預想結果。
比如瘦胳膊這件事,預想夏天穿裙子胳膊不至于太肥胖和臃腫,后背變得越來越薄,想想就美的樂來了花,就有了動力繼續堅持下去。
③ ?『釋放空間』
周圍有一個干凈舒適的環境,讓人有輕松舒適的感覺,靈感也易于產生。
人的大腦相當于電腦的內存,如果事情太多,內存太滿了,人就會疲憊不堪。適時清空出部分空間,做事情效率也會很高。
哪怕累了發發呆,神游一番也是個好辦法!
還有冥想也是提高專注力的好辦法之一!這個辦法我一直在做,受益匪淺!從去年開始已經堅持 147天了!
以前我自認為可以多任務操作,在一邊工作時一邊和朋友聊天,后來發現出錯率很高,做事情效率低,人會覺得很累,聊天也沒有很盡興,后來工作的時候關閉一切聊天工具,全神貫注的去做事情,效率高了,準確率也大大提升!
專注力也是有方法論的!有了正確的方法,后面關鍵是去踐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