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好的服務,是做到比客戶期待中更多

超預期

01

我還留著第一次去海底撈的時候,海底撈員工給我的頭繩。那時頭發將長未長,低頭吃東西時,頭發總向下滑落。只是和朋友對視、無奈一笑的工夫,一位員工遞上頭繩,問我是不是需要。

之前只是聽傳言說海底撈服務好,那次切身體會,的確不得不贊嘆一聲。

小米創始人雷軍曾說,海底撈看上去不是很豪華,但它的服務超越了我們的期望值,所以我們覺得好。相反,他去了迪拜的帆船酒店,大家都說那是全球最好的酒店,但他無比失望,失望并不是因為酒店真的差,只是去之前的期望值實在太高。

口碑的核心是超越預期。

在倡導體驗經濟的當下,大家紛紛開始拼服務,以增加用戶黏性。“超出預期 - 留下客戶 - 創造價值(和利潤)”,遵照這條價值鏈,《超預期》里說,要用超預期的服務,為客戶帶來超預期的體驗。

《超預期》這本書里給出了好服務的標準,也給出了達到標準的方式。它的作者是兩位世界級的服務管理專家:萊昂納多·因基萊里和邁卡·所羅門。前者是公認的卓越服務專家,創建了麗思卡爾頓領導力培訓中心(麗思卡爾頓酒店曾兩度獲得美國馬爾科姆·鮑德里奇國家質量獎);后者是綠洲唱片公司總裁,“客戶學院”網站創始人,也是著名的商業顧問。

在兩位作者看來,讓服務超預期,需要兼顧客戶滿意的四要素:完美的產品;由細心周到的人員提供;及時的服務;有效的問題解決過程。

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由具備服務意識、細心周到的人提供及時的服務,很多公司已經意識到這兩點。然而,如果產品或服務有瑕疵,多么熱情的服務也沒用;如果產品或服務的漏洞不能被有效解決,之前再好的服務也會失效。因此,《超預期》用了很大的篇幅,說明什么才稱得上“完美”,以及,怎樣才是真正“有效”的問題解決過程。

02

什么是完美的產品和服務?《超預期》里舉了亞馬遜的例子。

在電子商務界有亞馬遜,然后才是其他的網站。

在亞馬遜購物,可以選擇將付款信息簡單存儲,存儲后,付款流程非常方便,沒有任何的干擾,瞬間可以完成。同時,送貨快:在亞馬遜當天下單,幾乎百分之百就能在第二天早晨收到貨。而基于推薦算法和建立在數百萬客戶群的客戶評級系統,亞馬遜可以指引客戶找到恰恰適合他們的產品,滿足客戶預期。

簡而言之:產品質量高、種類多、庫存充足,付款方便安全,送貨快,還推薦準確。

最讓其他商家眼紅的是,亞馬遜接近經營壟斷地位,因此能夠任由客戶在網上發表批評商家產品的言論,絲毫不必擔心失去任何好的商家。因為對于好的商家而言,留在亞馬遜會帶來更大的利潤,接受客戶對少數幾個產品的批評也心甘情愿。

作者在書中說,亞馬遜獨一無二地同時具備三大特征:全球首家、規模龐大、資金雄厚。因此它在市場上具備絕對的議價權,能給客戶提供幾乎全方位都最完美的產品。簡直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然而,完美的產品只是結果,真正的完美不只體現在最終呈現階段,它體現在每一個打磨產品和服務的過程

為了讓客戶體驗足夠流暢且安全的付款劃賬,亞馬遜斥重金聘請世界頂級的程序員和安全專家來設計程序,開發了功能超強、達到公司專利級別的安全策略,并一直嚴格執行。他們的首席技術官還曾暗示,亞馬遜內部有一群以攻擊自家系統為生活目標的黑客,不惜以發掘系統漏洞來不斷增強系統的防范能力。

這些為了建立安全性、看似冒險的費用,把令人滿意的服務的基本步驟做到完全正確、然后不斷的讓客戶重復體驗的方法,是亞馬遜做出的“超預期”,它以此獲得了客戶的忠誠。

如今,亞馬遜具備了足夠強大的功能和足夠完善的系統,這些形成了正向循環,讓它的產品和服務愈發精進,而完美的產品徹底消除了與客戶間的摩擦,也淡化了日常工作中強調的人與人之間的客戶服務(亞馬遜的在線客服們,服務質量參差不齊。)。

這是亞馬遜的特權——在世界上幾近壟斷的地位,可以提供最完美的產品的公司的特權。

這樣始終如一地打造真正完美的產品、提供人性化的優質服務的公司,才可以暫不理會或很長時間不用去理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大多數公司不是亞馬遜。因此只能另辟蹊徑,在小規模上力求完美。可惜,人非圣賢,力求完美也無法避免犯錯。甚至,只要是服務,或多或少會有差錯。

這時需要的,是切實有效的問題解決過程。

03

東野圭吾某本推理小說的第一章,寥寥幾筆描繪出一位專業的酒店前臺山岸尚美。

入住普通單人間的客戶故意找茬,趁接待員不注意,在禁煙的房間點燃香煙,質疑酒店服務標準。酒店員工有的不服氣,有的認為直接將客人換到其他禁煙的單人間就好,尚美否定了這些想法,甚至將自己原本準備帶客戶去看雙人間、豪華雙人房的想法也否定了——她直接給客戶換了一間豪華套房,沒有收取任何多余的費用。

看到套房的客戶有一瞬間的無所適從,但接受了尚美的安排,沒有多做刁難。

后來,面對新員工的不解,尚美解釋道,既然客戶故意制造投訴的理由,給他更換相同等級的房間就毫無意義。與其面對更多的刁難、帶他去看各種不同的房間,不如不做任何的討價還價,直接給他看酒店最大的誠意。皆大歡喜。

不論出于何種原因產生差錯,如果你已經讓客戶感到焦慮或不便,僅僅把他所期望得到的還給他是不會重新令他滿意的,你需要給他一些額外的補償。不管是免費的升級服務,還是提供其他新穎的東西,要做的是和客戶一道,搞清楚什么才是他認為有價值的補償,或者,用你自己的主動性把事情引向正確的方向。

尚美所做的工作,契合了《超預期》里成功補救服務的四個步驟:道歉并請求原諒;和客戶一起檢查投訴的問題;解決問題并繼續跟進,表明仍在關心這件事、關心客戶的感覺;最后詳細記錄問題,發現其中的規律,并徹底完善存在的不足。

所謂的“有效”解決問題,有效不是衡量提供服務的一方是否把情況恢復到出問題前的狀態,有效衡量的是能否重新讓客戶滿意。不是假裝一切未曾發生,而是在解決問題后,大家是否皆大歡喜。

如果解決問題后,當客戶說起或告訴別人這件事情時,重點提及你為他所做的一切和為他所花的心思,而幾乎忘記之前的不愉快,就算是成功且有效地解決了一個服務問題,且客戶反而更可能成為一個忠誠的客戶,甚至還可能比一開始沒遇到問題時更忠誠于你。

結語

對客戶而言,大多數企業提供的都是可替代、可交換的商品。不管企業當下的優勢看起來多么牢不可破,也終究會失效。《超預期》多次強調,確保競爭優勢的方法,是將一切資源用于超越預期的服務,以培養并提升客戶的忠誠度。

當消費者成為一個忠誠的客戶時,一切都會改變:對于真正的忠誠客戶,你是市場上唯一的商家。在他們眼中,市場上除了你,沒有替代產品。他們對價格不那么敏感,更寬容小失誤,并愿意推廣其所忠誠的品牌。

他們會成為“常客”。

而更進一步,客戶是過客還是成為常客,歸根結底,在乎服務的好壞、以及對提供服務的人的選擇。

尚美之所以成為酒店的員工,是因為當初她曾是這家酒店的客戶。當年酒店人員不惜特意趕到考場給尚美送被她落在酒店的幸運符。通過考試的她一直對酒店員工充滿感激,畢業后順利地去那家酒店上班,默默給自己鼓勁,想要成為前輩們那樣的人。

酒店經理曾說:不是誰都能勝任尚美的工作。他不知道的是,無意間他早已有帶領別人的力量,如此才吸引了尚美這樣員工的追隨。因為有他們的努力,酒店的服務才越來越好。

精明能干,熱衷于解決問題;又善解人意,擅長與人溝通。這樣的員工,十中無一。

去找到并培養這樣的員工,去成為能帶領這些員工的領導。大抵是《超預期》在強調服務之外,更呼吁的一件事。

THE END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