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釋為何“互聯網+”只是企業經銷和促銷的工具,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的這個問題,我們就要看第一張PPT的解釋。這張PPT在解釋供給側改革時曾用過。供給側改革就是政府盡量幫企業優化影響企業效益的外部PEST要素。而企業自身就要盡量做到PPT中橢圓形灰底色的部分,它包括對外營銷、對內管理、市場競爭力培養、創新定位戰略決策(然后營銷4P和客戶服務等再跟著創新定位戰略去做)及最后做到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如此自然就能解決業務難題。
在以上的整個品牌營銷管理系統(如再包括企業外部的市場大環境及各行各業的市場優化,就是整個“十三五”供給側改革大戰略政策)中,“互聯網+”只能影響和幫助經銷渠道和促銷展示這兩點。雖不能說不重要,但也不至于說只做好了這兩點就能解決整個品牌營銷管理系統的問題。所以企業如果只做了“互聯網+”,而忽視了去做整個品牌營銷管理系統,它一樣會失敗的。
第二張PPT告訴我們,那些知名的互聯網企業和傳統的企業家及報章評論家,現在對“互聯網+”的發展是怎么說的,比如,馬云說:“互聯網是手段不是目的,發現需求,定位需求,滿足需求(傳統營銷基本功)這才是做公司的目的。”許小年說:“真正讓企業活下去的商業模式是創造價值”。硅谷投資人說,我們為什么對只靠商業模式創新的公司Say No!? 2015年A輪融到資的846家創業公司,現在都快倒閉完了。外媒:“中國互聯網企業陷燒錢旋風,泡沫頂點或到來。O2O項目死亡名單,一窩蜂后觸目驚心的慘死案例?!比握钦f:“別再鼓噪虛擬經濟,天下怎會掉下個林妹妹?? ”以上這些案例或評論都告訴我們,互聯網+不是簡單的加上互聯網就會成功。其實傳統營銷管理的基本功及客戶核心價值及市場競爭優勢,才是比“互聯網+”更重要,更能令企業生存下去的重要因素。
第三張PPT才是真正能令企業健康長遠發展和生存下去的完整營銷系統結構圖。不明白這張圖的企業是做不出品牌的,甚至還有被淘汰的可能。完整的營銷管理系統是從該圖四角的PEST四大要素開始分析起。跟著要面對的是買方市場3C難題的客戶、競爭和變化。企業本身就像一部車一樣,有前面的環境戰略方向及后邊產品和市場戰術的方法,以及各個部門的分工合作。最后效果如何顯示在營銷4P(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四個輪子)上。其中的過程包括有創新思維、知己知彼的分析、計劃、執行和管控。然后再做定位和把4P混合起來,并具備了營銷三大基本能力的執行力、競爭力和應變力。如此自然會做到品牌和解決以后的業務問題。在這整個營銷過程中,“互聯網+”能起作用的僅僅是汽車4個輪子(4P)中的兩個輪子。對全局的影響不能說沒有,但也絕不是最關鍵的。所以互聯網+對企業的幫助只能起到促進的"治標"作用,做不到"治本"的企業長青或品牌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