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母女關系:“很多女孩從未被媽媽好好愛過”。因為一篇長達6500字的采訪,追到了這本《因為我是女性》。
作者侯玉珍是一位心理咨詢師,她對母女關系的深入剖析,解開了許多人多年的困惑。你的性格缺失,大部分原因是母親造成的,而你又直接影響著你女兒未來的性格走向。你沒有做個好媽媽,大概率是因為你從小沒有被好好愛過。
我們的神經系統是由基因和養育的關系來刺激形成的,不論你愿不愿意,你跟媽媽總是有相像的部分,而且有可能是你討厭的部分。
我跟作者差不多同歲,生于那個多子女的年代,一直也認為自己是個涼薄之人。直到后來上學、參加工作,有時候去到同學朋友家,感受到那種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噓寒問暖愛到骨子里的那種情感。一時驚嘆原來父母之愛可以如此溫暖熱烈。
后來自己也做了媽媽,女兒的2-10歲一直由奶奶撫養長大。我跟她之間總是有一層隔膜,我將這歸結于幼年的疏于陪伴??煽吹竭@本書,才發現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性格里自小對于情感缺失的那一部分。
從小與父母親情冷淡,長大后對于愛情淡然,再后來對于女兒依舊是分離的兩層皮,似乎怎么也貼不到一塊。
再回頭看看父母,母親自幼喪母,繼母談不上虐待,但又能有多深的感情。父親更是獨生子,從小形單影只,爺爺奶奶都是性格冷淡之人??赡軓男蓚€人更沒感受過父母之愛,就這樣一代代循環往復。
今年過年去了二叔家,又一次深受感動。二叔二嬸對我的情感尚且讓我動容,更不要說他們對于自己的子女,那種家庭氛圍,那種人與人之間的真摯的情感,讓人溫暖又艷羨。
女兒對媽媽的認同,會影響到女兒未來能不能擁有女性的自我認同,或者當她自己做媽媽的時候,能不能成為一個好媽媽,她需要在媽媽身上去學會這些。
孩子是最敏感的群體,你的一言一行都在時刻影響著他。漂亮的媽媽養出自信的孩子,樂觀的媽媽養出富足的孩子,焦慮的媽媽養出自卑的孩子。
所以,任何時候,你都只有先把自己做好了,你的孩子、你的丈夫、你的世界才會好。
重新審視和母親的關系,和子女的關系,找到創傷的根源,看見并修復它,讓自己一步步身心康健、重獲力量。
強烈推薦這本書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