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處有什么》講述了一連串的黑暗,卻是一代人的曾經。
(一)
1991年,以14歲女孩曲靖的視角看世界,迷霧茫茫。
人工湖邊的奸殺案,偵查組在調查現場,眾人在遠處張望,曲靖偷偷跑了過來,也想看個究竟。她的心靈第一次受到了沖擊,悄悄地在詞典里查找“強奸”的定義。
沒有人告訴她成長的秘密,以及即將到來的青澀的愛情。她只是被父親警告,不準帶項鏈、染指甲,不準叉著腿坐自行車,不準跟老留級生張雪玩兒。
按不住長高的個兒,父母都察覺她長大了,有了這許多的禁忌,卻不告訴她為什么。
一再說最愛自己,有一碗飯都只留給她吃的父親,在她要求買一條牛仔褲時,卻說當初要她做什么,得花多少錢,不如省了錢天天吃紅燒肉,抽紅塔山。
當然她也知道是玩笑話,可是說的多了,便也質疑,自己是他們親生的孩子嗎?
一向高大權威的父親,為什么連案都破不了,輕便自行車也買不了,說的話也不一定都對,越來越不給力了呢?
偷偷錄她唱歌的男孩對自己是純潔的友誼嗎?看錄像帶的男孩女孩是壞人嗎?
張雪和趙飛之間是愛情嗎?玩世不恭的趙飛真的殺了張雪嗎?
曲靖為了觀察猥褻過她的李老頭是不是殺人犯,而去敬老院幫忙,卻被曾經偷過農民西瓜的教導主任看見,把她評為“學雷鋒學賴寧”的標兵。
即便她戴著大頭領的獎,老師為何還是對她冷嘲熱諷,就像曾經對趙飛和張雪說過的“咒語”一樣……
有一天,曲靖帶著種種的委屈與不解,走進錄像廳,坐在人群中,痛痛快快地哭了。
(二)
1991年,以人到中年的曲志誠的眼光看周圍種種,一切都充滿失意與無奈。
面對賣死豬肉的小販,以他法醫的挑剔去處事,人家無線諷刺地喊他一聲曲神探,他只能尷尬離開。
人工湖邊發現了女尸,偵查組的人都去了,沒有人通知他。想多拍幾張現場輔助破案,卻一再卻要求省著點用。
因為掏糞偷看女廁所的農民,被刑訊逼供。曲志誠細問他手腕處的傷口,那人只說自己摔的,沒有作案工具,同事隨意從抽屜里拿出一把刀來,只有他還小心翼翼用手帕墊著接住。
他當然有幾許明白個中玄機,案件疑點重重,可是沒有人聽他的分析和解釋。
上過大學卻不能迅速破案的曲法醫,在領導、同事、妻子、鄰居,甚至是女兒的眼中都很失敗。
拍那么多照片不也破不了案?在單位你能支使誰?下象棋也輸給賣餛飩的。女兒問媽媽,當初為何看上爸爸這樣一個人?
他只是秉著自己的正直做事,想探究真相,尋找真兇,但沒有人等得及你去細細查探,時間不允許,條件不允許,你可不就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趙飛指認現場后,被帶走時,趙媽媽求曲志誠:他叔,求你救救孩子。他心里也只能無奈嘆息了一聲吧。
最后連拍照的資格也被取消了,第二天相機就要上交。相機里僥幸殘存了一張膠片,他想給女兒曲靖拍張照。
他讓女兒擺了那么久的pose,快門按下的瞬間,聲音卻不對勁。明知道膠片是卡住了,卻還是安慰自己,應該是好的。
對,它應該是好的——一個中年人對現實的屈服罷了。
(三)
青春期的迷茫大過了對死亡的恐懼,中年人的執著終究輸給了現實。
黑處有什么,王一淳導演以她獨特的視角,用影像去呈現那一段黑暗與丑陋,迷茫與無奈。它就像一面巨大的鏡子,照到我們不愿意看到的地方。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