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靈的色彩——華德福學校的繪畫課》
之前聽聞華德福學校非常重視藝術培養,注重孩子意志、情感和思維的全面發展,關注每個兒童的個體差異,以一種極富藝術性的方式幫助孩子與世界建立深刻聯系。后來經朋友介紹,參觀了位于洛陽橋下緊鄰洛浦公園的華德福學校蘭馨園,觀察體驗了一節幼兒園孩子們的濕水彩課,課程中被老師和孩子們的專注、平靜和喜悅所深深打動,于是決定買一本關于華德福學校的繪畫課學習參考。
華德福教育源自德國,是西方現代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產物,但有趣的是,它內在的精神與中國自古以來道法自然、因材施教、教學相長的優秀傳統不謀而合。在東西方文化充分融合的現在,我想,從以華德福教育為代表的西方優秀的教育理念中吸取經驗,與我們孩子的現實情況相結合,應該對孩子成長是有益的。
本書于我而言許多專業知識略顯晦澀,但是書中闡述的色彩對人的影響,成人或老師在幼兒繪畫中能給予孩子的幫助讓我受益匪淺。
小朋友的王國,是色彩的王國。四季輪回、光陰變幻、日出日落,對小朋友來說都是五彩斑斕的魔法。瓦西里 康定斯基在《藝術中的精神性與抽象性》中說“色彩是一種直接影響心靈的力量。色彩是琴鍵,眼睛是弦槌,心靈是有著許多弦的三角鋼琴,藝術家則是那一雙妙手,著意彈奏著琴鍵,引起人們心靈的共鳴?!倍∨笥训母星樵绞秦S富,對色彩的感覺也越敏銳,色彩在任何環境中都起著強有力的作用,而這種作用,對年齡越小的孩子表現的越明顯,因為年幼的他們與色彩合而為一,隨著環境的變化,給自己的內心“涂染”著不同的顏色。華德福教育認為,藝術可以促進我們心靈的發展,因為在這個領域,思維、情感和意志這三種特質都可以通過創造得到整合。在兒童越小的時候,對于色彩的感受來自孩子真實的、直接的心靈體驗和感覺,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體驗將不可復得,進而變成抽象的知識、機械的理論,所以華德福學校建議盡早帶領小朋友暢游色彩的世界,從而通過感覺直接的真實觀察世界,發展生命。
而聯系小朋友心靈情緒和色彩之間最好的材料,華德福教育認為是具有透明感的水彩顏料,因為它將色彩和運動連結起來。水本身天性活躍,它是生命的賜予者,是透明的,是良好的色彩載體,隨時準備無私的吸收色彩。通過色彩和水,一座橋梁在已經形成的客觀存在的東西與小朋友的創造力之間架起了橋梁,小朋友通過一幅幅畫作,經歷流動的顏料慢慢變干,并形成固定的色彩,這個常激發孩子巨大熱情的過程,體現并發展著他們的創造性和想象力。
另外,繪畫課絕非獨立時間,而應在內容和節奏上與其他科目,以及每日每周的安排緊密相連。當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已經充滿信任和安全感并處于祥和狀態時,這種關系的教學價值將顯示出其獨特性來,通常能夠營造出一個可以體驗到色彩生活和藝術生活的微妙之處的空間。繪畫課對于學齡前的小朋友應該是一種美妙的體驗,是憑直覺理解色彩如何產生和變化的一把鑰匙,小朋友在幼兒園課堂上畫什么都應該是自由的,不應該被安排任務,指定時間,每一次在紙張上,在水罐里揮灑色彩都是一次小小的冒險,我們不必打擾他,不用指導他,如果他沒有興奮的對他的畫作進行一番解說,我們也不必詢問他的畫作表現了什么東西,動手和體驗對學齡前小朋友而言是最為重要的。
但是,這并不代表孩子不需要老師,相反是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在色彩大道上游歷,帶領他們表達心靈情緒,表達其所能觀察到的外在自然界的色彩,引導孩子在繪畫課上打開心靈的窗戶,直接而單純的表達著自身,呈現出屬于孩子自己的色彩。通過這些努力,使孩子獲得藝術感知力,而這藝術感知力的推動力正是愛。我們應該放棄立即取得效果和標準的期望,用愛滋養孩子,因為愛就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