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舉行這樣一個小活動的出發點,基于平安夜那晚回宿舍的時候,宿管大媽在旁邊嘟噥,“都提著平安果,今年又快過去了呢!”
于是在想,是啊,16年一晃又快過去了,大家日子過得都不容易,各有各的難處。但即便如此,我還是很少看到身邊的人選擇放棄,他們仍然選擇【前行】,不過是眼神中更多了幾分堅忍,積極和奮發。所以,【向上】仍是我們內心不變的主題。
國人性格使然,不愛、也不擅長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他們需要借助某個契機、某個窗口,以某種方式將他們想說的話說出來。
情感是可以互相感染的,溫暖的話可以溫暖更多人。一定有很多人在這一年遇到了很多坎,很多他們覺得可能差點就越不過去的那些坎;也一定會有很多人受到了一些傷害,他們感到心寒、他們可能決定不再相信任何人。
那,我們能不能給他們生一把小火呢?
我們能不能試著做一下這件事情?
我提出了一個問題:
【2017年,你想對自己說點什么?】
問題的描述是:
喧鬧的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這一年你肯定經歷了很多難忘的事情,也有過無數次的感動與思考。那么對于即將到來的2017年,你有什么話想對自己/大家說的呢?
到目前為止,這個問題下共有95個回答,
其中我邀請了四位KOL作為頭部內容,他們都很用心地進行了回答。
一、原創新工廠市場總監,現we律CEO海智老師的回答(將近5000字)
二、葡萄創投聯合創始人王鑫的回答(將近5000字)
三、張大志老師的回答(將近5000字)
四、BMAN的回答(1000字左右)
還有70多位普通用戶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這些普通用戶的回答,幾乎沒有消極的態度,有的只是互相道‘加油!’、‘嗯!能行的!’。
這個問題里邊的氛圍,我感覺很溫暖。
2017年對頭條問答是一個新的開始,對我們的用戶來說,更是一個新的開始。希望在年末能有這樣一個活動影響到更多的用戶,溫暖到更多用戶。
好的文字從來都不是死的,它有生命力。同樣,向善的情感也可以滌蕩、凈徹人心,給予人們更多向前的力量和勇氣。
沒有一片雪花,認為自己對雪崩有責任;同樣,我們每一點積極、正向的努力,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用戶的心智,當然可以更靠近我們想要的——那種沒有戾氣、比較和善、鼓勵思辨的頭條問答的【調性】。
只要我們認定的方向是對的,往前走,不管速度快或者慢,總能夠更加靠近那個【對的地方】
如果2017年過半的時候,有用戶能偶爾記得起來,‘2016年年底,在頭條問答說了幾句心里話,得到過網友真誠有力的鼓勵,曾經給過我力量呢!’
我認為這件事情就算做到位了。
這是大善、大功德。
希望這個活動的內容更多地是用戶自發UGC,希望這個活動下面能有盡可能多地職業、身份的用戶參與,這里邊會有公交司機、有高校教師、有食堂阿姨、甚至清潔工大叔,我們鼓勵【多樣化】,我們愿意書寫出每一個國人平凡又不平凡2016【眾生相】
活動大概可以從【頭條問答種子用戶群】中挑選出不同職業的用戶開始,我們鼓勵他們表達出內心真實的想法,形成第一波內容示范效應。
也可以利用我們現有的資源,在各行各業的KOL中挖掘出相關的內容出來,原則仍然是【真誠】、【多樣性】。
后期可以考慮按系列輸出,比如說【清晨的城市系列】、【向上的力量系列】、【不滅的火種系列】等等,從多個角度,溫和地,對用戶的心智浸潤。
最后可以整理和編輯精華內容,進行二次輸出(長圖/微信圖文不限),在頭條APP首頁、頭條公眾號露出,形成更大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