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想活在青春里啊,可是,它已遠去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青春

我在"青春"一詞上,是一個情緒很滯后的人。在翻箱倒柜找到高中畢業照、翻了一遍通訊錄后,腦子里閃現出一句話:原來青春已遠去了兩年啊。

兩年前,特別興奮地拖著行李箱離開那棟與我同名的宿舍樓時,竟不曾想過再也沒有回去的身份了。

記得那天離校時大家約定,各自回家像父母請示后老地方的小酒吧匯合,結果赴約的人少之又少,覺得自己突然很喪,自顧自地喝起酒來,是啊,再也沒有把全班聚齊的理由了。

朋友問,你怎么啦,很衰誒。我開始嚎,我說,我突然覺得好喪啊,本來一直期待早點脫離這兒的,怎么要離開了,賤兮兮地覺得這兒的一切都那么美好。

朋友們舉杯慶祝畢業的時候,我腦袋里回映著初三那年,接到被填報的高中錄取了的電話,因為高中開始要住校,是我老媽幫我準備的所有生活用品。那個時候我15歲,對言情小說里描述的高中生活很好奇很期待。然而,生活并不是言情小說里所寫的那樣,我們學校是封閉式的,一周只能回一次家。每到周五下午,完全沒心思聽課,一下課飛奔跑出教室,早已把心中言情小說里女主的形象拋到九霄云外。

到畢業的時候,才發現,其實自己還沒好好享受高中生活吶,比如,談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那個時候純潔到懷疑自己是不是每天以喝純牛奶為食。那個時候的談戀愛就是一起吃飯,一起K書;那個時候跟班里的同學為了中午吃什么上課傳遞小紙條來討論,然而到中午吃飯時間也沒討論個什么結果;那個時候的語文課是向來不會聽的,每周四早上那兩年語文的寫作課是用來睡覺的。

我一女生朋友,當年的,女神。在當時,我每天早上睡到能賴床的最后一刻,然而她每天雷打不動的水乳霜一樣不少。我很懷疑自己是不是女生。就這樣,當時在素面朝天大家只涂美加凈的校園里,小姐姐絕對是女神級別的。

我們經常聊天,她說,以前天天盼著長大,覺得自己能上天能入地,可真正地長大了,才覺得很累,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雖說大學也是上學,但像個小社會,大家也會為了獎學金,為了各種證書,為了學生會的職位使出明招暗招來爭。還是高中那會兒好,好多事情愛誰誰,你只管按時上課按時交作業就行。

很多人都這樣,真正失去一樣東西的時候,才會不得不坦誠——

真的,我舍不得了。

還記得《我的少女時代》里,電臺DJ說的話嗎?

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嗎?長大之后的我們,為了生存,會變得世故。容易妥協,甚至變得都不認識自己是誰,偶爾你是不是會懷念那時那個單純勇敢做夢的自己呢?那個你,現在還在身體里嗎?

高中生活,很多電影,很多人都會緬懷。大概,那三年,不止是夜以繼日為了心中象牙塔努力的回憶吧,這無數個日日夜夜都是我們的青春。

每一屆畢業生臨走的時候,都會覺得這個自己曾經無數次抱怨的學校好到無可替代。那些被自己不斷吐槽的餐廳大叔的廚藝原來好的不像話。

所以,突然離開它失去它是會茫然的,像跟一個朝夕相處的人,經歷一場平靜的分手——痛楚都在后頭,像烈酒的后勁,下半夜,才開始上腦。

高中畢業,你三年的習慣全都被打亂,那些讓你產生依賴擁有安全感的東西全都沒了,你要單槍匹馬重新去找。

可是有什么辦法呢?人生不就是一次次失序又重建,反反復復地過程么?

縱有千萬次不舍,依然還是畢業了,長大了。

在經歷過高中畢業后,雖說現在也沒有變得多了不起,會犯錯,會迷惘,會后悔沒多吃點冰淇淋多談幾次戀愛,會后悔沒對討厭的人更壞一點對喜歡的人更深情一點,但是,這樣的也很好,很勇敢,很天真。

——但愿,所有活在那個18歲的你,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