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高考的季節,我也想應下景,談談我對高考的一些想法:
1、機會
特別認同看到的一篇文章提到的,放棄了高考,其實是放棄了一次能過上體面生活的機會,當然很多人會說大把的成功人士(有錢大老板)不一樣文化程度不高也闖出來了。但幾率呢?我沒大數據也沒啥發言權,但我想這些老板要不就是運氣極佳,要不就是付出了比常人多好多倍的努力。既然如此,為何要放棄一個對所有人都開放的機會呢?雖然應試教育一直被人詬病,但這的確是我們這種沒有家世沒有背景的人的為數不多的出路之一。
2、生活慣性
聽到感觸最深的一段話:既然學歷低的人對現狀不滿意,為什么不去進修,改變自己的人生,作者回了一句,你試一下去站班八小時看看回來還能不能學習?真的,我應該慶幸當年即使是調劑我也去讀了研究生。不然像我們這種上班趴在電腦前快速運轉回家不是帶娃就是加班的人而言,除非有超強的毅力&超人的體力,否則連拿起書的力氣都沒有,談何進修。這就是生活慣性的恐怖之處。
3、經歷
很記得以前在高三最痛苦煎熬的時候,聽到我的中學老師說,沒經歷高考就保送進師范了,人生一大遺憾,當時我們都在吐槽:曬命,也不用在這個時候找打吧!但,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那么回事。高考前謹慎地安排自己每一分鐘的復習計劃,高考時的緊張和惴惴不安,高考后對答案時心情的起伏跌宕,和過后的如釋重負,試問后來的人生又能有幾次這么跌宕起伏的心情變化。而且總覺得能熬過高考的人,無懼一切,因為高考本身就是對人的心智,毅力,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種鍛煉!
4、目標與答案
今天看朋友圈有一句也很讓我有同感的,高考前,人生的一切問題都是有標準答案的,但高考后,似乎一切都沒有了答案。真的,高考前有明確的目標,總能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對是錯。但高考后的這十五年,我居然一直沒能找到我的目標,而且還經常要面對完全沒有答案的問題。高考前,人生唯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考取好成績。高考后,經常同時要考慮工作家庭,錢人物等各色各樣的問題。
5、機遇與命運
至于經歷高考后,成績的高低是不是決定了未來人生的高度,這個倒不一定。去了相對好的學校,估計大部分人不也就是跟我一樣過著忙碌的生活,每天被強大的工作壓力壓的喘不過氣,只為自己和家人能夠維持在現狀的生活水準不下降。反倒是有些考到不怎么樣的學校,卻創業找到自己的奮斗路徑,過上自己要過的生活。我覺得還是那句話,概率!還有自己的選擇。(當然還有一個上不了臺面的鐵律:你的家世背景)高考只是人生一個比較重要的階段性事件,他可以在某些程度上改變某些人的短期內的際遇,但他無法改變人的命運,因為,性格決定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