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槍手》:人生這場考試,你找不到任何槍手

之前有個朋友是這樣和我介紹這部電影的:"和顏值高的人一起做讓人臉紅心跳的事情。”

就這樣,我被安利了,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去了。的確,這部講怎么考試作弊的泰國電影很好看。主角選的好,情節也緊湊,緊張也緊張了,感動也感動了,不知道為什么,看完之后竟然會有些失落。

其實人物形象蠻單薄的,這部電影主要是靠劇情撐起來的,或者說,是靠一種帶著刺激感的“情懷”吸引著觀眾。同樣是青春電影,里面沒有打架墮胎也沒有聲嘶力竭哭天搶地。圍繞的事情是讓人臉紅心跳的,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作弊。

緊張、快節奏的BGM也成了這部電影的亮點,極大地帶動觀影者的情緒。


??

關于作弊戰略如何高超,演員演技如何不加贅述,也不過做多劇情的劇透(建議看過電影再來看),我想說說電影中頗具代表性的兩派人物:窮學霸和富學渣。

并不能說家庭的富裕程度和學生的成績好壞有必然的關系,單就《天才槍手》里的人物來看,校園里的學生可以簡單地tag為相對應的兩類:

家庭貧窮且聰明的”和“家庭富有且不聰明的”(我們且把這種“聰明”理解為智商高,善于應付考試)

在學校外,他們是窮人家的孩子,他們是富二代,他們本應該被分隔地好遠。

在學校里,他們是學霸,他們是學渣,因為該死的考試,他們才得以有所交集。


在大多數人的學生時代,這兩類人其實八桿子打不著。

很少有機會讓這兩類人說上話,因為他們相互之間不需要打擾也可共存。窮學霸搞不懂富二代口中的各種名牌娛樂場所,富學渣也不會在意班級排名前幾位的名字是誰誰誰。他們守著各自生活中的優越感,彼此瞧不上,甚至視而不見。

因為一場又一場的考試,這兩類人忽然有了交集——“錢”和“智商”作為交換。你情我愿,互惠互利。

“你缺錢是吧,那我付錢給你。”

“你考試不行對吧,那我借腦子給你用。”

于是便有了接下來的故事,窮學霸幫富學渣作弊,以上“鋼琴課”作為幌子,甚至從鋼琴黑白鍵里得到靈感,發明了特殊的手法和暗號。

作弊這種事情吧,學渣和學渣之間互相幫不上忙,學霸和學霸之間互相拉不下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校園中無形的階層突破。


窮學霸:“好成績,是我們唯一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尊嚴。”

男女主角都是學霸。雖然巨幅照片一并掛在學校里作為展示,可彼此的家庭都傷痕累累且充滿落魄,女主小琳和父親生活在一起,懂事,冷漠,永遠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覺;男主班克也是天才學霸,和媽媽一起經營著一家破舊的洗衣店。他看著媽媽洗衣服把背都洗駝了,默默地把沒洗完的衣服洗完,生活的苦讓他忍住一切。

男女學霸之間的關系很復雜,惺惺相惜,又視對方為敵。因為都是學霸,相互認同對方的智商和努力,或許也有情愫在其中,但大部分時間里,為了僅有一個的獎學金名額,讓他們對對方也無法輕視半分。

他們都是一樣的人,都對于“成績”“分數”有著天然的警惕,在“排名“、”分數”這類事的私心很重。女主在考試里發現考題和女二的習題竟然是同一份時,下意識表現出了詫異和失望;班克義正嚴辭地拒絕了朋友“你能不能給我抄一下答案”的邀請,不僅如此,他還舉報了幫同學作弊的女主角。

在這些學霸眼里,成績是公平的,容不得半點弄虛作假,這也是他們最后的,小心翼翼的尊嚴。

舉報,是他維護利益的方式。

??

富學渣:“要是我能有你一半的聰明,就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了。”

男二和女二作為富家兒女的代表,一出場就是豪車,泳池,漂亮的服飾,時尚而狡黠的笑臉。他們的世界里成績的意義僅僅在于可以換得話劇表演的機會或者一輛豪車,或者更多物質的享受。

其實我還蠻喜歡男二和女二這對小情侶的,他們都還蠻可愛的,也不是壞孩子,只不過他們從小不曾受過任何。他們的自尊不曾受損,以為一切都能靠錢擺平。

哪怕遇到了問題,也從來不用腦子解決問題。男學渣小巴叫人把班克打了一頓,而大眼睛娃娃臉的女學渣格蕾絲的殺手锏就是撒嬌和哭著求:“你就幫幫我吧。”

一次高分就能換來豪車獎勵的孩子,一定不懂在搓衣板上洗衣服是什么感覺。

格蕾絲哭著對琳說:“要是我能有你一半的聰明,就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了。”縱使他們其實對于自己所做的事情也有著愧疚,只不過卻不以此為恥。

??

影片以三場考試層層遞進,難度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刺激。

人物之間的態度和關系也由著三場關系漸漸從陌生敵對進而達成合作關系。

因為彼此都可以把自己最擅長(最不缺)的東西用以交換最缺乏的東西,因為決定鋌而走險。有人評價說男二女二是心機男心機女,專門拉著男女主角下水。

片中有個很有意思的情節,他們排練好如何作弊之后,最后排練的是“如何錄口供”。

他們的策略是:無論誰被抓住了,都要“自己攬下來”。

憑這一點,我就覺得這幾個人之間進行的不僅僅是一場交易,多多少少還有點少年的情誼在里面。一下子就暖了起來。


??

一場精心策劃的作弊行動最后還是出了問題,班克被抓,他的確也都自己攬了下來。風波過后,他拿走了幾百萬銖的報酬,代價是被退學。

退學后的班克拿著錢,第一時間就把自家洗衣店里的設備全都換新了,最開始正義感爆棚的他有了更大的企圖,試圖說服小琳和他一起,繼續在其他大型考試中作弊以謀的暴利,還威脅說如果小琳不做他的同伙,就把之前的事情都夠不出來。

向來羞怯沉默的班克此刻眼睛里有了貪婪的光芒,他挑著彼此的軟肋說:“與其工作之后的幾萬銖,我們可以賺幾百萬銖。”

你以為我們只要好好學習,以后就能過上和他們一樣的生活了嗎?班克對這個世界已經失望透頂了,被世界騙了,難道自己就不能弄虛作假報復回去嗎。

看到這會兒,坐在我附近的一個觀眾小聲嘀咕:“他怎么變成這樣了?”語氣里是不解和鄙夷。

最開始那個看不慣作弊的正直好學生是他,最后那個打算干一票大的,毫無廉恥,一張貪婪嘴臉的也是他。因為最開始的班克,死守著作為學霸最后一點尊嚴,看到媽媽洗衣服洗彎了腰,他毅然舍棄了之前所謂的“骨氣”。

站起身來,只能挺起一身傲骨。彎下身去,你可以撿起一沓鈔票的。

班克選擇彎下身去。甚至跪下去仿佛也沒關系。

??

生活就是這樣,有時候死守的尊嚴不能讓你吃飽。甚至有的人,愿意為了更好的生活,放棄原來的尊嚴。班克這個角色,是這部影片里讓我覺得最驚艷也最心酸的部分,他代表著很大一部分被生活的不公平欺騙之后崩潰失望的年輕人,不再企圖通過努力而是選擇用不公平報復不公平。

答案是抄的,成績是假的,可是不公平的惡心的世界,是真的。

如果不是以學校考試作為背景,這兩撥人可能一生都不會有什么交集,每一個階層在他們的生活里坐著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這部電影里充斥著太多的弄虛作假,太多的謊話和言不由衷,但正是這些弄虛作假構成了最真實的世界。


我們都試圖在一個充滿著不公平,弄虛作假,謊言的世界里,努力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一個公平的角落。

有的人找得到,有的人找不到,還有的人根本不用找,因為公平為他而建。

??

電影的最后,女主角小琳還是打算向考官坦白自己作弊的事實,這的確是一個非常需要勇氣也非常正確的行為,(不然這部電影怎能通過影協和廣電總局大大的審核)給學生們展現了正向的領導。

最后一個鏡頭是考試相關調查人員問琳:“你準備好了坦白考試作弊的過程了嗎?“(大意,具體臺詞我記不得了)

”I am ready.”琳回答。

電影到此處戛然而止。

這句“準備好了”其實意味深長,讓我浮想聯翩的是這個場景之后的故事,琳坦白了,把自己的心里負擔卸下了。之后的事情會怎么樣呢?

富二代的同學們不能出國念書了,大家會鬧掰嗎?琳的未來會怎么樣呢?班克會繼續去作弊嗎?學校里還會不會繼續有這樣的交易呢?

……

琳的坦誠仿佛解決了問題,迎來了公平,可是又好像什么都沒改變。

??

這部看起來消遣性質很強的電影以一種極端的,有些刺激的方式,營造一種階層之間的碰撞。

電影將社會矛盾美化和趣味化,縱使最后我們看到了看似勝利的結局,這場戰爭依然沒有下文。

社會的現實,教育制度的問題,階層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還是沒有解決的問題。

這到底是一種激勵,還是一種打擊呢?

??

想起影片有這樣一段對話,格蕾絲和小巴希望帶琳一起去美國讀書,這樣他們就能繼續在琳的幫助下順利考高分和畢業。

但琳回絕了:“你們不知道,國外的大學里沒有選擇題了。就算我和你們去了一樣的學校,你們也沒辦法抄了。”

正如網易云音樂里一個用戶評論:“試題里的A-B-C-D,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而人生中的選項,只是代表了不同的方向。考試過程中,會為了高分而出現作弊;但現實生活里,誰都無法“抄襲”別人的人生。考試答案只有一個,人生解答卻有千千萬。最重要的一點,那便是:”選擇在我。”

我想,對于無數背無靠山的普通人來說,努力是依然有力量的,縱使這個世界真的會讓我們失望的地方,但是,“不靠別人”至少可以讓我們在這個不公平的世界里,盡可能地扳回一成。

人生這場考試,你找不到任何槍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