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年懷孕期間,我就一直給楊先生灌輸一個理念:盡全力照顧我的情緒,別讓我焦慮、生氣。任何事上千萬別跟我一樣,不看我的面子也要看在肚子里娃的面子上。每次吃完飯,我一手拿著遙控器一手吃著葡萄躺沙發上盡情享受身為孕婦的優越感。楊先生總是刷碗、拖地、洗衣服,嘴里不忘叨叨“人家都說孕婦可以適當做些家務的。”?那可是相當不情愿。盡量表現地不情愿,還是十分照顧我,懷胎292天,我倆一次都沒有吵架,心情很平和地度過。當娃娃超了預產期12天還沒有動靜時,我倆決定住院催下來。我記得住院前一天晚上,我跟楊先生說:謝謝你這十個月這么用心寵我們娘倆,我很感激,也很幸福。楊先生突然不適應,忙說:其實我也沒有做什么,只是……。“你別誤會,我的意思是我們成功完美度過了養娃第一階段,接下來你要更加努力,免得我產后抑郁。”楊先生很崩潰“啥時候是個頭啊……”
? ? ? ? 楊先生對于產后抑郁不怎么重視,他覺得這個純屬生完孩子矯情綜合癥。直到我住院待產那幾天,他身邊發生了件事,他完全改變了想法。楊先生是工科男,他同事的原同事在2016年11月當了爸爸,有了小寶寶。可在寶寶未滿倆月的一天凌晨,妻子抱著襁褓中的寶寶跳樓自殺。原因正是產后抑郁。楊先生聽后,很害怕。我安慰他沒事的,我心理強大著,畢竟自己也是正兒八經新心理學從業者。事實上,我雖然也有些產后抑郁,但很輕微。這到不是我內心多強大,而是做了好多的努力。雖然每個人的家庭氛圍和家庭關系都不一樣,可有幾個大的選擇,我還是想給產后新媽一些建議的。
? ? ? 一定母乳喂養
? ? ? ? 一定要母乳喂養。很多產后媽媽因為妊娠期糖尿病或其他自身疾病無法實現母乳喂養,那就不要為難自己了。在自己時間和能力允許下多抱著喂寶寶,把奶瓶當做乳房,抱著孩子喂,也是可以給寶寶共生期最渴望的安全感的。對于有自身喂養條件的媽媽,我勸你盡量母乳喂養。盡管奶粉的營養價值堪比母乳,而且奶粉喂養可以把這項艱巨的責任分擔給家人。可對于孩子和產后媽媽產后抑郁的預防都是很關鍵的。
? ? ? ? 我從規律宮縮到生下娃娃前后50個小時,兩天兩夜。因為我宮頸比較硬,軟化宮頸的藥和催產素都用上了,還是疼了兩天兩夜。但生下后我就抱著孩子撮奶,剛開始孩子因為含不住乳頭而且奶水少,她特別抗拒,哇哇哭。我一邊眼淚吧嗒吧嗒,一邊抱著娃娃說:娃娃再給媽媽一次機會,這次不行就給你奶粉好嗎。我讓楊先生只買了一罐400g的雅培菁智,實在奶不上再喂一點奶粉。出院回家娃娃睡夠我就用吸奶器按摩,等娃娃要奶我就先用母乳。幾次后我就發現不是沒有奶,而是乳頭太短,她含不住。于是我讓家人買來奶嘴,吸到我的乳房上,給孩子接上長的乳頭讓她喝。終于,娃娃第三天的時候就可以大口喝奶啦。當時我高興地眼淚嘩嘩的。這么堅持了一周左右,我便嘗試去掉奶嘴直接喂,因為奶水足些了,娃娃很順利實現了無縫喝母乳。母乳喂養的媽媽都嘗過奶頭被撮裂流血火辣辣疼的滋味,更不用開奶下奶的全身抽搐。可當你懷抱寶寶看她瞇著眼睛享受在母乳的海洋中時,受過的多有罪都是值得的。
? ? ? ? 對共生期的嬰兒而言,母親的乳房是她的第一個依賴對象。從心理意義上說,這是她的第一個“母親”。而媽媽則是孩子出現社會性微笑可以識人時的第二個“母親。”從對于乳房的依戀到依戀媽媽需要兩個多月過渡期。所以,母乳喂養,能夠給孩子更大的安全感,讓她在從子宮剝離出來后更好地過度成社會動物。從母親角度來說,身為哺乳動物的人類產下幼雛后哺乳后代是本能,也是社會潛意識。如果這項技能沒被開發利用,會降低媽媽的效能感,產生角色的無能感。如果再遇上并不示好的家人,來上一句“作為母親,連奶都不能喂,還有什么用。”對于產后媽媽的挫敗感是相當大的。嬰兒臥在懷里,享受著母乳滋養一天天變胖變大,這給新媽媽帶來的幸福感是無可取代的,也從根本上肯定了媽媽這個角色的價值感。所以,嬰兒可以喝母乳是種享受,媽媽可以母乳喂養也是幸福。
? ? ?盡量不要用月嫂
? ? ? ?楊先生屬于攀比型父愛表達者。楊窩窩降生后,他便一直熏陶我:我們同事找了月嫂了,咱們也找吧,這樣老人和大人都輕松,咱們也學學怎么當爸媽。我死活不讓,他就說我太摳了,太省了,太過了,太舍得為難自己和爸媽了。作為新手媽媽,我也有很多的害怕和焦慮:怎么拍嗝?怎么喂奶?多長時間一次?怎么去黃疸?怎么避免濕疹熱疹?怎么洗屁股擦臉……盡管如此,我還是想自己帶,從跟孩子的零接觸開始,一步步學習成為成熟的媽媽。
? ? ? ? 事實上,不論月嫂多么有經驗多么有愛心多么有耐心,她也無法給予家人尤其是母親可以給予的溫暖和安全感。父母和自己的孩子是天生存在親密聯結的人,父母給孩子的愛撫、擁抱和交流可以讓孩子更早地建立起對父母的感情。而且新生兒特別享受父母給予的觀察、觸摸、擺弄、注視。這些不是一個有經驗的月嫂可以給予的。月嫂可以很好地照料孩子的生理需要,可很難給予媽媽可以給予的情感滿足。
? ? ? 選擇最合適的人照顧月子
? ? ? ? 最合適的照顧月子的人當然是親媽了。我婆婆待我如親閨女,但我還是翻了老媽的牌子照顧我和楊窩窩的前兩個月。從飲食上講,老媽更了解我的飲食喜好,做的飯菜合意,而且想吃什么了也好開口,默契十足。從心理上講,生完孩子后會有很多隱私方面的問題,跟自己媽說不忌諱。更重要的是,在這段時間里,我跟媽媽談了很多,從照顧楊窩窩的點滴中媽媽也給予講了當時生我帶我的很多兒時大小事。比如楊窩窩月子里晚上經常性睡一小時醒一小時,我會問媽媽我小時候會這樣嗎。比如楊窩窩有一次拉血便,我會問媽媽我小時經常出現什么問題。
? ? ? ? 這些事情放在平日很難被提起,而這個時間說長道短,讓我和老媽的親密關系更進一步。對于老媽和我都是很大的收獲。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什么是生命的延續、情感的聯結。當然我慶幸的是,老媽身體康健,有體力照顧我和孩子。之前文章我也寫道了我媽心思細膩,共情能力強,時刻提醒我不要忽視孩子的需求。這也幫助我迅速進入角色。
? ? 告訴孩他爸你需要他
? ? ? 從今日頭條看到一個有意思的故事。一個新媽媽抱怨自己的老公不給力,晚上寶寶經常醒來哭鬧。老公都是在寶寶睡覺的時候玩王者榮耀,一聽到寶寶醒來苦鬧,二貨老公立馬裝睡。聽著搞笑,實在悲哀。
? ? ? ?剛生完寶寶的新媽媽身體還未康復,大傷元氣,體力不支,如果是母乳喂養,還會腰酸背痛。如果孩他爸不能分擔些,新媽媽心理自然不舒服,這容易加重產后抑郁。楊窩窩兩個月前睡覺很少很淺,楊先生晚上經常躺著躺著就呼嚕起來,我靠床抱著孩子時就會分外煩躁。心想誰不累,你憑什么睡。好在楊先生算識趣的,只要是還尿布,都是他的活。有時候奶水少,需要沖奶粉,也是他忙前忙后。他會把手機定上凌晨2點的鬧鐘,晚上9點就睡,都2點就起床換我的班。對于他付出的這些,我深感欣慰,也不忘表揚。“多虧你,謝謝你,辛苦了”這樣的話沒少說。雖然他口口聲聲說“這是我的親閨女,你謝個什么勁”,但還是能感覺到他的歡喜。換個角度想,當爹的如果不做這些,還不是讓媽媽來做終結者嘛。我本著“別人做一件,自己少一件”的信念,連哄帶夸家人幫我分擔。自己輕松了,就不會有被遺棄、孤立感。
? ? ? ?有些新媽媽生完孩子覺得家人的生活軌跡沒有任何改變,而自己掉入了萬丈深淵。或許換下思維方式,把家人調動起來參與到照顧孩子的工作中,自己就不會像自己想的這么可憐了。
? ? ?建立儀式感,從撫育中尋找階段性樂趣
? ? ? ?有位朋友生完孩子兩個月時告訴我“我覺得我徹底完了,我根本做不好,我感覺每天都很煎熬,熬完白天熬黑夜,生活怎么一下子這樣。”很多患上產后抑郁癥的媽媽都有這種感覺:煎熬,看不到頭。撫育孩子本身就是很枯燥的工作,尤其是六個月內的寶寶,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突然哭突然鬧,無法溝通,聽不懂話。你崩潰,他/她忙自己的,你大哭,他/她忙自己的,你失眠,他/她忙他的。所以,我覺得很有必要把這項長期而間距的拉鋸戰分段打碎。
? ? ? ?我從楊窩窩4天開始就建立了一個QQ空間,定期更新照片和說說,完全模仿孩子的語氣。我記錄下了小生命一步步社會化的所有細節,她眼睛可以追物體、會社會性微笑、認人了、會翻身了、能抬頭了等等所有細節,我都一一留照片留日記。我用孩子的語氣寫日記是想讓自己盡量走進孩子的心理,讀懂她的行為和需求,更準確地把握她的情緒。到現在楊窩窩已經7個月有余了,我更新了2000多張照片,200多條說說。這些都是我的勞動成果,我讓自己的“工作業績”更壯觀,這項工作讓我帶孩子的生活充滿儀式感,非常充實。而且,滿月照、腳印泥、五色線、剪頭儀式,我一樣不漏。每一次活動都像是我跟孩子的一次游戲,充滿樂趣,有聲有色。就像是戀愛的牽手、求愛、婚戒、婚禮、紀念日,我們生命中任何重要的事情我們都渴望有儀式的存在,給自己交代,在生活征途上留下里程牌、畫下句點,讓自己以嶄新的心態重新開始后面的人生。撫育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從跟孩子的生命相識之初,我們可以為我們覺得重要的時刻留下儀式,因為一生很長,記憶有限,最終讓我們記住的,或許只有我們賦予儀式感的這些點滴。
? ? ? ? 孕育一個寶寶,撫養、教育,看她一天天長大,是最幸福不過的事情。愿新手媽媽都可以快樂地陪孩子一起成長,而不是從此陰霾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