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情緒 “穩不住”,不知是自身原因還是其他客觀原因。從小,我就有個我也不知好還是不好的習慣——遇事先找自己原因。但是,諸如本周所發生的些許在我看來雜亂之事,令我難以剖析自身缺陷,深思后所能想到的唯一自身原因就是——不懂得拒絕。
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行事 “乖乖女”的作風,我堅信腳踏實地,認真做好每一件事,都是我成長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日積月累的學習和做事,是為真正踏出校門的那一刻積淀的點點滴滴的“經驗”。但是,做事歸做事,細心歸細心。在此基礎上,得不到對方的理解,則令我心有一堵墻。我始終相信,人與人之間打交道需要 “真誠”,無論同學,同事還是上下級,都是“合作”關系,那么,真誠,則必不可少。做事的效率與主動性也會在此基礎上體現。因此,在身體透支的情況下,在時間允許的范圍內,在個人事務安排妥當的前提上,當然可以為他人兢兢業業。我體驗出的一個公式則為:幫忙 不等于 理所當然。If not,nothing will be impossible. 做人做事的原則和底線也不過如此吧。
當然,我自身也有問題,會做事是一方面,會言辭也同樣重要。這,就需要在學習,工作與實踐中慢慢摸索,把屬于自己的話語體系摸索出來,處理好各種復雜難搞的人際關系。雖然,難上加難。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