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有一家非常出名的甜品老店,估計是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吧。因為我嫁來這里之時,這家店就一直就有了。每次去總是人滿為患,生意火爆得不得了,排隊等候是常有的事。近兩年總店搬遷至步行街,店面也進行了全面的裝修。在收款臺很顯眼的地方擺放著一臺老式電視機,老板說這是他們家最早買的一臺黑白電視機。這是年代的印記,每次光顧看到它,總會勾起童年時黑白電視機給我們帶來的種種樂趣,它讓我有一種溫暖的感懷,這是上一輩給予我們的生活紀念品。
但是如今,我們給孩子創造了怎樣的成長環境呢?我們能給下一代什么紀念品呢?他們又留下什么樣的童年記憶呢?
記得十幾年前和兒子跟團去三亞旅游,幾乎每餐的“八菜一湯,白飯任裝”的飯食都讓他難以下咽(實話實說,真的比豬食好一點),不得不選擇吃方便面,吃了一個星期的方便面使得兒子對我們發誓說以后再不想跟團旅游了;平時帶孩子出去吃飯,每次都會擔心飯店的油會不會是地溝油;每一次去開家長會都是分兩批進行的,因為一個班擠得下七、八十個學生,但絕對擠不下七八十個家長;還有那越來越差的空氣,經常被嚴重污染的水源。這就是我們當前的生存環境,我們的孩子就是在這種環境中慢慢長大啊。
我可以想像,在孩子成年的時候,能有什么是可以讓孩子回憶起來感到溫暖的呢?恐怕他也是困惑不已的吧。一想到這,我不禁愧疚得很。
也許有人說,這些又不是我們造成的,我們能夠有什么辦法呢?是啊,今天早上在朋友圈還看到這樣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
幾年前,因為人為的泄洪,整個縣城受困于突如其來的洪水當中。我所居住的小區更是嚴重,被困于家中一個星期,停水停電。沒有人告訴我們是這是誰的責任。
前段時間,縣城里的水源被嚴重污染,兒子從外地打電話回來,關切地問家里喝水問題怎么辦?我們只能淡淡地告訴他喝桶裝水,叫他這段時間暫時不要回家。沒有人告訴我們,這么嚴重的水源污染,是誰的責任。
也許我們找不到是誰的責任,但是我們知道,當有一天,發現我們留給下一代的只有這些的時候,我們是心懷愧疚的。如果真正的愛他們,除了給孩子創造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不是應該創造出更好的環境、更美好的事物給孩子們么?
每每想到這些,我不禁感嘆,現在我們的社會,是在進步還是在退步?是帶領我們進入更美好的生活環境還是讓人更想逃離這片土地呢?
孩子,我拿什么讓你回憶?其實我也在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