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本篇文章是9月19日晚上收聽羅輯思維公司在得到APP上召開的周度例會的筆記和心得體會,供大家一起交流學習。因為是直播的筆記,主要內容是脫不花、快刀和羅胖的第一人稱,希望大家可以有現場聽直播的感覺。
[參會邀請]第45次得到周會
邀請:全體得到用戶、羅輯思維員工;
主講:羅胖、脫不花、快刀青衣;
本周主題:三位創始人分享高強度工作中的學習方法;
會議議程:得到近一周情況,產品技術動態、羅胖的心得等;
我們希望和終身學習者,一起成長。
關于得到的大事小事, 強勢吐槽、請坐,積極建議、請上座。
時間:9月19日-周二晚8點-9點,我們不見不散;
參會方式:直播時從得到app首頁進入直播。
一、脫不花公布一周公司運營狀況
1. 運營數據
- 活躍用戶數:1084萬
- 上周新增活躍用戶:23萬
- 周平均日活,工作日90萬/整周83萬
關于用戶情況,我們沒有大起,也沒有大落,我們是在爬臺階,這一點很需要運營和產品有足夠耐心。以及,把注意力放在站內運營,服務好老用戶,這才是運營重點。
2. 每天聽本書
最受歡迎的書或最值得看的書:
- 《羅馬帝國衰亡史》
- 《動蕩的世界》
- 《從零到一》
- 《三體I ii iii》
3. 訂閱專欄
銷量前三:
- 武志紅的心理學課,超過了10萬
- 馬徐駿世界名刊速讀
- 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
4.精品課
《六神磊磊說唐詩》精品課運營道歉。
因為內容體量比較大,會造成用戶使用上不好的體驗,并且考慮到訂閱的時候也有心理壓力,就分成了上中下三篇,希望大家先訂閱上篇,然后再訂閱中、下。后來,很多用戶反饋,應該打包合集。后來我們緊急打包了合集,后來,因為六神的合集,上中下都是一張照片,更嚴重的問題,是一開始沒有明確標示合集。為用戶帶來了困擾,這是我們的責任。進行調整的時候,也沒有提前預見到已購買用戶,如何使用和區分,真的向大家道歉。
5. 得到實體卡
我們公司有一位兔子老師,負責我們實體卡的運營。過去很多朋友很喜歡得到實體卡,比如,今年中秋節很多家金融機構買了得到實體卡贈送朋友。大家可以搜索羅輯思維天貓旗艦店,訂購實體卡(可以定制),贈送客戶和朋友。萬維鋼第二季實體卡,在兌換碼中出了問題。兌換碼是隨機生成的,Q在印刷過程中,很多用戶不能區分,造成了嚴重的混淆和不滿。至今為止,已經有9000人兌換完成了,還有1000位朋友沒有兌換,也可能是遇到了使用情況。所以大家可以奔走相告,提醒身邊的朋友,遇到使用問題聯系我們,我們會積極幫你解決問題。快刀也在從技術上解決這個問題,取消兌換碼中Q的使用。
同時也希望實現,未來的版本可以使用二維碼掃碼兌換。
6. 運營事故的處理
今天早上,得到羅輯思維欄目的音頻錯了,是由于主編沒有及時檢查。出現失誤的同事叫導演。導演是羅胖背后的男人,但是非常遺憾,導演收到了黃牌。黃牌是我們最主要的負激勵。我們只對兩件事情發黃牌,1責任心事故,2同事之間的沖突。如果一個同事一年內收到了2張黃牌,這位同事就必須離開了。這也是一次嚴肅的提醒,希望大家注意。
這樣性質的問題,我們是不接受的。羅胖講過一個節目《看不懂的英美法》,我們是英美法系的,我們發出了黃牌,希望其他同事理解責任心事故,不能兼顧工作的時候,不要大包大攬,用戶最好的體驗是第一位的,我們要向用戶道歉,并在內部嚴肅追查責任。
二、快刀青衣分享自己的高強度工作下的學習方法
產品的改版
大家好,我是負責產品和技術的快刀,先說說9月份版本,這個版本我們會對播放底層做了完全重構,大家發現卡頓和慢可以跟我們多多溝通,我們做訂閱專欄的時候,做了很多字體改進,接下來也會對加載速度做改進。
1. 高效學習工具分享
高效工作,首先目的要明確,我一般情況下,會變得很碎,我們公司的會議是15~20分鐘。
在高強度工作下高強度學習,我是工具黨,所以,在我們公司,我經常安利一些好的工具,今天分享幾個我常用的。
- 印象筆記
我是國際版本第一批用戶,我的印象筆記有8000~9000多條,有100~200個筆記本。介紹下使用方式,我會把印象筆記作為收集東西最終的地方,每周我會用1~2小時,對他們進行歸檔和整理,也是一次復習的過程。
每周收集整理打標簽,有些不用的東西就刪除,有些東西歸檔。我會平時看到好的東西,順手截圖,存貯在印象筆記中,最常用的是標簽,把常用的標簽打上,3~5年之后,一個關鍵詞你能看到2年前同樣的思考。
比如關鍵詞得到,我能看到我們所有的思考,包括蘋果拒絕我們了多少次,什么理由。我還會做21天表格,列5~6件事情,比如,去跑5公里。當21天過完,看到勾,就知道很多事情有沒有做。還可以關注服務號,綁定到印象筆記。
我們也會跟印象筆記做深度合作,希望能作為大家積累知識的地方。
- Xmind
我還會使用Xmind,包括讀書、慕課還有一些會議記錄,我會使用腦圖軟件。在群中,我也看到大家做腦圖,這是整理的工具。很多腦圖是為了復雜而復雜,不值得,我知道的腦圖軟件有很多,為什么選擇xmind,因為它生成圖片很好,這就像復位版的頭腦風暴。你可以腦子里有什么想法,就寫下來,然后,把所有想法寫的差不多了,再做分類和總結。
- 滴答清單
我還使用滴答清單,我會用四象限日歷,這劉潤老師和萬維鋼老師都講過,將基本工作分成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等等四類,這時候看看待辦事項,就會非常清晰,這是輕量級應用,可以試試。
- Ulysses
第四個是一個文檔應用,在mac上會用。我自己覺得不管是技術還是產品,word非常慢,時間積累長了,對團隊效率消耗比較大,還有很多隱藏的格式,我個人喜歡使用一個文檔應用,截圖在主講區。
萬維鋼老師每一篇文章,我都會做筆記,使用的就是這個工具。工具能幫助大家高效學習,把時間變得更加高效,如果大家覺得初級,還有,IFTTT和WORKFLOW是效率應用,他們說,有一個程序員定制了一個任務,每當女朋友過生日,自動發短信,說,生日快樂。
三、脫不花分享學習方法
快刀學習很有套路的,當年我認識快刀的時候,我跟快刀說,我也想學習產品經理是怎么工作的,快刀發了一張書單,說你去看看就對問題有了解了,里面有的書還是小眾的書。
我就弄了二十多本書,開始要學習,大概過了不到半年,我們就成為了合伙人,無意間,一位同事請教了同樣的問題,快刀說,這問題脫不花問過,一般我覺得這人當不了產品經理的,我就給他開書單,學兩本就放棄了。
社交式學習
說說我個人的學習心得,我喜歡交朋友,對我來說,想分享的不是具體的工具,我想分享的是,高強度工作下,如何快速有效學習。我覺得是跟別人交談,但是交談也是有方法的。
我覺得,怎么通過社交獲得干貨,我覺得有這么幾步。第一印象階段,要意識能從這個人身上獲得信息。我想說,在現在這個時代,換名片不留微信跟沒認識一樣,如果值得認識,一定要加微信。在你們倆有1對1的接觸機會時,就加微信。第二,加微信的人太多了,可以多做一步,可以謙虛的,發一個不令人反感的微信,比如我在什么場合加了您,我是誰,我是做什么,不用回復,我就報備一下。只要他不換手機,再次聯系還能看到你的信息。
如果在非正式場合認識了,你得多表現一些好奇心,你得表現得像好學的人,比如我在飯局認識了做游戲的人,這時候,我得想到1~2個好問題,比如,聽說你們游戲行業10%用戶,就養活了游戲行業,是這樣嗎?這就產生了一系列問答。
等再次溝通的時候,你們就有了基礎,你也知道他是做什么的。再比如,您是律師啊,是像美劇那樣的么?有點分享欲望的人,他就會和你說說,你也會對他更了解。然后,你需要律師的時候,就會知道向誰去請教。
昨天晚上23:30,我想找一個做黃金生意的人,不到15分鐘,就有5個人說,我認識黃金行業的大老板,等等,這樣我就有機會向他們請教。
之前,我在混沌上課的時候,認識了開心消消樂的創始人。我們彼此有些認同度,我第一時間跟他說,你的某某分享我很有收獲,還有問題我沒懂,還有問題想當面請教,可以不可以。后來,我們聊了一次,之后,我發現我是全公司最了解消消樂的人。
后面,我問他,能不能帶團隊向您請教。去找他的時候,他把早飯都準備好了,給我們教了很多,對我們幫助真的是非常大的。這就是團隊學習的過程。
這么多年以來,我沒上過大學,但是在社交場合大家還不會覺得我特別沒文化,真的感謝我的朋友,給我帶來了重大認知升級,這些都是從活人得到的,只要我聽懂了,我都會對知識進行輸出。
在這樣一遍遍輸出的過程中,通過輸出,一方面跟活人學習,另一方便轉化成可以輸出的東西,就會固化你的認知。
向活人學習,學習的東西立即反哺你的工作,這是很有效的,從你身邊的活人身上學習是更有效率的方式,每個人學習效率不同,相信你也有自己的方法。
四、羅胖分享學習方法
三個學習場景
我很佩服脫不花,任何問題,只要她抓到問題,就可以發動朋友圈,找到最能回答問題的人,迅速解決掉。學習不是我們以為的,讀書看報,那個學習非常窄。我自己回答一下這個命題,高強度工作下如何學習,很多問題都說過,今天想推薦,三個學習的場景。
1. 知人論事
- 論事:抓核心概念及概念直接的關系
有一個詞,叫知人論事。論事,用什么方法學習,一部分叫事,這最接近對知識的學習,你想省時間,李笑來老師第一季開篇就講過,抓概念。比特幣、區塊鏈,去找核心概念,一個陌生領域,抓10個核心概念,基本就掌握了。
這一招不是偷懶,你反過來看,如果上了一學期課,而沒有學會抓概念,你會忘記的很快,你必須通過抓取概念,把信息附著在概念上,最后才能留下來。
什么是臟,沒有一種狀態叫臟,臟是東西放錯了地方。學習知識也一樣,學習知識不是記憶信息,核心問題是要有框架,框架在陌生領域就是核心概念,我對區塊鏈陌生,就去抓ico,不斷看書,找概念,抓概念可以幫你橫向貫通,舉一反三。
- 知人:看認知水平、留心詞句
這個世界的學習,不僅僅是一個門類的知識。比如工作中判斷人,目前我們公司,我不參加面試,因為很難看一個人5分鐘就判斷他能否留下來。但是,我知道一個原則,看一個人不能用概念。看人要看具體,沒有概念上的人,我們判斷一個人認知水平高低,你跟他聊一件事,看他能不能說概念。但是,識人,要具體,要搜集一點一點小技巧。
我跟人打交道,實際上就是留心,今天我看脫不花回復郵件,里面有一些小句子用的很好,我就保存下來了。有時候,這個人詞匯量可以說明問題,普通的人只會說好,給力,等等,不同的人在不同場景用不同的詞匯。比如,吃完飯,說“我吃完了,各位慢慢吃”,這就是特定場景下的小句子。你搜集一個場景具體的詞句和話術對你都是有用的。
我有了女兒后,也搜集了跟她們打交道的詞匯。在比如說,小孩兒,怎么鼓勵她多交流,就是更多回合勾引她跟你交流。還有永遠不要用標簽形容人,人都是具體的。這是論事和知人。
學習陌生知識,用概念工具,用概念談論事情。知人,千萬不能用概念,用細碎小技巧積累起,一點點搜集,判斷一個人認知能力,是看他談論人是不是經常用概念,不能用概念判斷人。比如,你用一個詞來概括笑來老師,就不好,這是給自己大腦增加條條框框。還要看這個人對自己是不是有紀律,學習不是靠好奇心、恒心,而是要考紀律來維持的,一個對自己有紀律的人,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2. 具身認知
還有一個,叫做具身認知,有人說,學習是腦子的事情,但是,越來越多證據,說有時候,身體是處理器,腦子是顯示屏,身體狀態會嚴重影響認知。
比如,有些人癡迷于整形。有人通過科學研究發現,肉毒桿菌打多了,你的身體會失去豐富和多樣性,你的腦子也會僵化。還比如進一個屋子,你想緩和氣氛,不要喝冰水,要喝熱水。
前一陣看了一個資料,說陰天就是比晴天心情差得多,外在因素對我們是有影響的。學習,不是大腦孤獨的工作,要把大腦置于學習的狀態。現在我減肥了十幾斤,我最大的好處,是你對自己滿意。其實人放縱自己,吃的很飽,心中各種懊惱,但是你每天節食,一點點減肥,你會對自己很滿意,你各個方面,感覺自己都在走上坡。
我們學習有時候是要保持自己身體在學習狀態,我今年下決心出去多走動,沒有具體的學習目標,但是多走動多跟別人接觸,本身就是具身認知,大腦會更加開放。
我們跨年演講計劃啟動了,我會走訪一批值得走訪的人,這就是學習的過程。有權力的人,只感到自己對外界的操控,感受不到他人的情緒,沒有了同理心,這樣會導致智商下降。
3. 儀式感
我們三個創始人,我們沒有秘書,能具體做的事情,還是要自己做,要讓身體保持在學習的狀態,我們有的用戶是規定時間,規定方式打開得到,讓自己的生活,給自己強行規定一種節奏,也很有用。
現在薛老師的訂閱專欄更新了一半左右,但是全年的課已經全部做完了。薛老師給我說了劉震云作家的故事,他出生在河南農村,外婆長得很瘦小枯干,但是村里割麥子一把好手。外婆說,我的辦法就是,我不休息,一直保持身體狀態。
薛老師自從開課,每天更新一篇文章,這是鐵的紀律,哪怕凌晨都要做完。我們的生命確實需要一點學習的儀式感。每天起床,我會打開得到,把我最關注的內容學習一遍,我會給自己做這樣的安排,這就是對自己身體的強迫,它會反過來影響你的大腦。
你的大腦并不指揮一切,有時候身體指揮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