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學校畢業正好三年,很多大學同學已經把第一屆學生從高一帶到了高三。
前些日子,看到大學時最時尚、最特立獨行的一個女孩子,跑去廟里給正讀高三的學生燒香祈福;
今天,大家則全國統一似的都穿上了紅色T恤,寓意“開門紅”。他們親自把自己的學生送到考場外,并且跟家長們一起,在烈日下等待第一場考試的結束;
我能預想到再過些時候,空間里就會被各地高考名校的升學消息刷屏,小伙伴們很幸運,今年,接受這份榮譽的,成了你們。
01
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高考之前的那段日子。
我自己是悠哉樂哉的,沒感到什么壓力。歷次模擬的成績擺在那兒,再考也上不了清華北大,再差也得有個學校上,沒啥可擔心的。
倒是我媽,明明很緊張,還要偽裝出一副云淡風輕的樣子。三年從沒到高中看過我,高考前來了一次,在附近很出名的店要了招牌菜,自己不舍得吃,大中午坐公交車給我送來。一邊看著我吃,一邊念叨:“放心考,甭擔心,反正你年齡小,考不好就復讀,復讀還能上更好的學校呢”。
我當時心里想,“嘿,還沒等考呢,我媽已經給想好退路了,能考好才怪”。
后來我才知道,哪有子女高考爹娘不擔心的道理呢。早晨看莫言的《陪女兒高考》,人家一諾貝爾獎獲得者、閨女在北京高考,還擔心得全家出動陪考,俺們大山東的難兄難弟們,能高枕無憂才怪呢。
閨蜜的媽媽,高考前每早晨給她蒸六個雞蛋,我們一度懷疑這樣會不會把她吃壞。我以前的一個學生中考,出成績的前晚,她媽媽差點犯了心臟病,一個勁兒地給我打電話尋求安慰。
02
我們山東是不流行上香許愿去寺廟這一套的。
真要是像南方一些地方一樣流行起來了,全省的高三老師都跑到曲阜孔廟去燒香拜孔子,可以成為一個奇觀。
我們的班主任,應該算年輕有為吧。上班的第四個年頭,就分配到重點高中唯一的兩個文科實驗班,承擔一個班的班主任和兩個文科實驗班的教學工作。壓力多大我們不知道,但記得最深刻的是:他不敢結婚。
為啥不敢結婚呢,怕打擾我們備考的平靜心情。
后來我們還是知道了,記得當時寫了兩張大紅紙的祝福語,五十多個人親筆簽名,蔚為壯觀。我們很高興地籌劃了一個自認為高明的surprise,誰知,他咧嘴一笑,迅速恢復平靜:“把不相關的東西收起來,準備提問”。
那畫面,我們真的覺得很尷尬。
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們那個班成績不錯,全部考上了本科,重點學校一大堆。
03
“高考改變命運”,在現在這個社會,似乎已然不是真命題。
有些群體注定是不需要用高考分數來證明自己的。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還有,能拼顏值的,就可以不靠才華。
即使這些都不是,總還有一大批人,他們有能力、有闖勁,天時地利人和,當然也能做出一番大事業。最好的典型就是馬云同志了,人家復讀幾年才考個名不見經傳的師范學校,但照樣成了首富啊。
還有我一直關注的一個寫作者,今早晨在公號里發文:“孩子們,今天好好考!數學不好也別怕,可以當作家;二本出來的也沒事,照樣做公司合伙人;沒考上的也沒關系,我那幾個哥們都移民了”。
誠然,當我們這一批80后90后畢業后在北上廣艱苦奮斗還買不起一個廁所的時候,當我們回老家考公務員考事業編被恥笑無能的時候。同在大山東,名校藍翔的高級技工已經舉家移民澳大利亞,享受著私人別墅、陽光和草坪了。
而我們,連父母這些年給交的學費都掙不回來呢。
如果不依靠父母,大部分男孩子買不起房子、交不起首付。
如果不依靠父母,大部分小家庭請不起保姆,孩子沒人帶。
綜上所述,高考分數,有毛線用啊。
04
但對大部分既非官富拆二代、開不了挖掘機、又沒有當馬云潛質的廣大普通孩子而言,這是唯一一次能跟他們平起平坐的機會了。
所有考生,有著一樣的準考證,拿著相同的試卷,有一樣多的時間來答題。這些不問出身、不關乎家境、更不在乎你是丑陋還是殘疾,而且不需要面試。這比我參加過的任何一場考試都公平正義。
中考成績不理想,可以交擇校費,錢能解決問題。
工作找不到,可以進家族企業,爹能解決問題。
我參加面試,向來高分,無非是因為愛笑態度好,善于討面試官歡心。而在高考的考場上,大部分時候,錢、爹和微笑,都解決不了問題。所能依靠的,就只有手中的一支筆、桌上的一張卷。
這場考試結束以后,也許,就再也遇不到這樣便宜且公平的考試了。
更何況,高校擴招以來,不論分數高低,總能有個學校上。只要上了大學,就有翻牌的機會,轉專業、自學、考研,都是好機會。但起碼,需要高考這塊敲門磚才行。
05
當然,說到公平,其實最大的不公平就是高考后的分數錄取問題。
在這件事情上,身在山東,我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小考生,以卵擊石也毫無用處,所以,索性從未有過任何抱怨和掙扎,可能是因為麻木了吧。
所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就是我們要考到600多分才能上別的省份500多分甚至400多分就能上的學校。
即使這樣,還會有人說:“那是因為你們山東卷簡單”。我真無言以對,只能呵呵噠了。就語文來說,去年的菜瓜藤和肉豆須,簡單嗎?簡單嗎?簡單嗎?
但話說回來,吃得苦中苦,后面會舒服一些。大學英語基本不怎么需要學,四六級也可以裸考,獎學金也來的簡單。別的不會,考試這件事上,千磨萬擊這些年,還是摸索出點門道來的。
So,這樣的不公平,實則有利有弊。高中時費勁,大學就會省力。高中時舒服,大學就會費勁。說來說去都是一樣的。
06
前段時間在準備自己很不擅長的一個英語面試,為自己不標準的發音惱怒萬分,怪自己沒上過外教課,才成了啞巴英語。
后來看到何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我驚訝地發現,他的英語發音并非十分純正,出國之前上的是農村中學。
然而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做到了。
何江說,“說我寒門貴子是過分解讀”,他的初衷是希望大家關注到科技知識普及不均衡的現實,但媒體都在家庭背景等方面去做延伸解讀了。
但毋庸置疑的是,他是“高考改變命運”的力證。如果沒有這些年的勤奮讀書,沒有中國科技大學和哈佛大學的教育,就憑一片鄉村土地,何來這樣大氣的人生格局呢?
我比誰都相信,“高考改變命運”。
是它讓我十八歲那年,第一次走出老家,從此走南闖北、一發不可收拾;
是它讓我不用再像父輩那樣辛苦勞作卻收入甚微;
是它讓我有一份足以養活自己的工作,不必趨炎附勢,也不必奴顏媚骨;
是它讓我走出自卑,意識到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好很多事情;
也是它,給我種下“女孩必須靠自己”的種子,我活得辛苦,卻從來快樂。
所以,孩子們,無論今天考的如何,請都相信我:高考改變命運。無論成績如何,它都是你走向未來的一條必經之路,這條路,會給你無限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