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崗皆同

時常都會有童鞋跟我提起,是否可以申請轉產品崗,我今天多嘴來跟大家說下我的態度。

產品和運營,是產品實現和產品推廣的需求發起的源頭崗位,可國內的應試教育又不像其他崗位有相關的課程,很多初入職場又沒有像程序猿或UI設計師般有專業技能傍身的人都很喜歡通過這些崗位涌入這個領域。

蘇杰的《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暢銷,也給更多外行人打了針腎上腺激素。

殊不知產品助理或者產品經理,也許是互聯網領域所有崗位初入行時門檻最高的。

你需要對周遭所有的一切保持好奇心;

你需要對人的心理變化有極強的敏感度;

你需要有很清晰的邏輯思維,找到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你需要有極大的抗壓能力;

你還需要有能說服研發團隊和老板的溝通能力;

......

多年前聽到“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時,我都是呲之以鼻。也許你會覺得自己有個好的idea能改變世界,也許你會有很強的敏銳度可以發現問題,但切記,在問題的解決域,還是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吧。

曾經hr問過我產品經理的最大職能是什么?我的想法是,找出問題,并提供解決問題的最優策略。

幾年后帶獨立的項目組,自己參與和接觸到更多崗位的更多事務時,我才發覺所有的崗位對個人能力的底層要求是共通的。

實際上,不管在運營、策劃還是編輯崗位上,都需要具備這種能力。在崗位的培訓中,方法論是都可以適用。

在我的團隊里,有新媒體運營,有產品運營,營銷策劃,產品經理,測試工程師,甚至包括插畫師們,他們的成長培訓,以及實際工作中崗位技能的要求,底層邏輯其實都是通用,找到問題所在,并提供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法。

以新媒體運營和產品經理為例:新媒體運營們,日常要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分析其他優秀微博微信賬號的運營,做產品的人每天都要花1-2小時業余時間去研究各類app的用戶需求場景和交互設計;

新媒體運營們每天想著創作優質內容,產品崗的人每天最經常做的就是改各種各樣實現的交互設計;

你平常花多少時間主動去跟團隊的人頭腦風暴一條微信的標題,產品崗的人每次的需求都需要內審被其他產品經理輪,再拿去給老板和研發部的人一遍遍cao;

還有運營,策劃,測試,甚至插畫師們更甚!一個足夠優秀的人,可以勝任團隊給他安排的所有任務,萬崗皆同。

套句花總曾經說過的話,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短時間的強化訓練成為某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只因為大多數人都太懶了。

所以,申請轉崗前,先做好本職的事,強化訓練自己,讓大家知道你具備這個崗位的專業能力再說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