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實已經思量了很久,心里面還是一直放不下?,F在有了提筆的勇氣跟執念,我也想繼續下去。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書籍,接觸的第一本是一本作文書。但是我卻愛不釋手,每天翻看,百看不厭。
后來隨著自己長大,有機會可以看更多的書?!妒ソ洝贰都t樓夢》《平凡的世界》《水滸傳》等等。我開始喜歡上了閱讀,書給我的感覺就是絕對的安靜和充實。沉浸在另一個世界無法自拔,不聞周圍的世事,很是放松又安逸。
文章里面的有些話是看在眼里,記在腦子里,進入了心里。
由于看了不少的書,寫起作文來也是不費力氣。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兩節的作文課。當別人一直翻看作文書找素材時,我已經想好了思路很快寫完。在他們的羨慕額眼神中,走向講臺去上交作業。
2)
開始嘗試寫小說,那是在初中。就是看了那么多,自己想動手寫。開始寫日記,或者自己寫一個小故事,一直寫到了高中一年級。
我一直就想著要報文科,以后有幸能夠寫文出版。但是一個原本歸屬文科生的我,卻選擇了理科。自此捧著“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標語,再也沒有時間去安安靜靜的看一本書。每天都是深埋在數學題之中。
緊張的生活,早已經把我屬于看書時特有的安靜感覺給摧毀沒了,也把我的小說夢給吹遠了。
想認真讀書的時候,覺得自己沒有時間。上大學覺得有時間了,又沒有了讀書的心情,就是俗話說的看不下去。
其實我一直覺得我算是一個幸運的人吧,迷途走過不少,但是中途都及時掉頭醒悟了。
有幸結緣簡書,對于簡書的設計也很喜歡。沒有什么煩雜的廣告,就是一個簡簡單單寫作的地方。又看了一些作者的文章,從他們的從文經歷中讀出了一些自己的影子來,我開始陷入思考與反省。當你周圍是什么人時,你就想成為那一類人。
3)
這是一個全民都寫作的時代,我想在簡書里面的人都有著自己的一個夢,關于寫作的夢。
有的人壯志凌云提筆就寫,有的人顧慮太多,沒有寫一個字。在你顧慮太多的時候寫的人已經寫了很多,積累了一些經驗又得到了許多關注。
我感覺我要開始寫了,小時候想著長大了以后要當一個作家?,F在不正是時候嗎?現在這一刻不寫我還要等到什么時候去了?
其實我怕我寫的不好,怕自己不會寫。后來我寫了之后也證實了我確實寫的不好,可是我寫出來了,這對于我來說就是一個完美。萬事開頭難,一點也不錯。寫出來的第一感覺就是什么顧慮,什么期望,什么內容完美都是扯淡。
寫出來第一篇完結的時候,感覺就像拉開了放水的閘,發了洪水一般。我覺得我可以再寫一篇,可以寫的更好一點,什么都不怕了。
就像是摘到了一顆果子,也不知道苦甜,懷著忐忑的心放到了嘴里,嘗到了甜頭就想再吃一顆,再吃一顆。
”4)
有的人其實對于寫作最大的顧慮是我好久沒有讀過書了,肯定寫不出來了吧。其實我想說有時候你寫的內容真的跟讀書沒啥關系。
但是,如果你要是想寫的有深度更有想法,那就需要大量的閱讀了。畢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啊。
有的人把不寫作歸結于沒有時間,我用自己的實際事例說明:只要你想,沒有擠不出來的時間。
我看過一篇文章,就是既要照顧孩子還要工作的一位寫作者。平時真的是沒有時間,但是為了寫作她選擇早起一小時用來寫作。其實我們所有的不作為,還是因為不夠熱愛。
昨天看了一本書《30天寫小說》得到了很多啟發和新的認知。作者開頭說了很多的例子關于初寫作者遇到了很多情況,我感覺我都一一躺槍了。
看完之后,我也產生了想要試一試的感想。如果不逼著自己一把,真的不知道又要被自己擱淺到哪里去了。
5)
小時候說要做的時候總是說長大了再做,要積累一下寫作經驗,現在還早。長大后就一直說太晚,又感覺來不及了。
后來知道哪里要等什么最佳時期,從現在做就是最好的的時間。不想讓未來的自己充滿遺憾,不想再讓未來的自己為現在的決定而后悔。
曾經看到過一個微博廣告:一個男生排位買咖啡,前面的女生一回頭讓他怦然心動。他開始糾結要不要跟她要聯系方式,而她轉身的時間是他思考的時間。而廣告開始朝兩方面發展一種是擦肩而過,一種是與女生卿卿我我。
廣告的旨意在于一個人的一瞬間的一個小的選擇,可能會讓人生發生很大的改變。我也在想我現在的選擇可能已經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了吧。
不過我很喜歡,我有一個小說夢,說出來怕你們笑掉大牙。所以我選擇不說,我選擇寫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