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4日

孩子其實一直沒有變,變化的只是家長的認識。真正的問題是家長制造的。

孩子四歲十個月被診斷有孤獨癥譜系障礙。我們這個小小的家庭如同突發了8級地震,至今余震不斷。

但問題不出在孩子身上,他很好。還是那么開心,一點也看不出是個問題兒童。尤其在家里,一切是那么正常,無論是語言、溝通、執行、注意力、智力還是其他什么方面,完全都在正常或高能力的范圍之內。早上去幼兒園,他不但能關注他人行為,還能主動發起交流,而且做得還十分得體。這讓我著實疑惑,這完全不是孤獨癥譜系障礙的表現,只是社會交流認識遲緩,或性格倔強,情緒控制等方面的問題。其實,我們大可不必糾結孩子有沒有問題。一點問題沒有,幼兒園也不會提出退園。我們所糾結的問題是不是病理方面的問題,這也不重要,因為孩子總要過社會交流這個坎,是或不是,我們都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他。

問題是家長對此事的接受能力、客觀的認識能力和自身的調節能力。愛人已經顯現出情緒亢奮的表現,這讓我非常的擔心。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在高度興奮的情緒刺激之下,她患雙向情感障礙,嚴重到家人無法控制,必須進行住院治療。這幾天,由于這件事情的刺激,她再次明顯出現亢奮。幾天來睡眠很少,話明顯增多,語速很快,沒有困意。我必須要采取行動,防患于未然。明天帶她去北京看病。

生活就是這樣有太多的問題,而我們要去面對和承受。說到“承受”是因為你已經把這當成一種受罪,但事實上,事情本身無好、無壞、無喜、無悲、無對、無錯,只是在不斷地發生演化著,加入的人的情感才產生了這么多不同。人的情感抱有功利和目的,才會對事有差別心。而這些功利和目的,本身就是虛妄。此上建立的一切情感皆盡虛妄,這就是顛倒夢想。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