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游記總目錄 << **
洛桑(Lausanne),位于瑞士西南部,日內瓦湖畔北部沿岸的中部,屬于法語區。
與鄰近的日內瓦一樣,洛桑也是許多著名的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例如,國際奧委會和奧林匹克博物館均在此地,因此也被人們稱為“奧林匹克之都”。
這天上午我們去了日內瓦聯合國總部舊址——萬國宮參觀。下午2點搭乘10分鐘就有一班的火車,半個多小時后就到了洛桑。
在火車站查好了今天傍晚該怎么轉車去采爾馬特,記錄下時間(最遲6點必須回洛桑車站),另外把行李箱寄存了之后,我們步行出發了。
第一個點是離火車站只有幾分鐘的洛桑州立美術館(Musée cantonal des Beaux-Arts)。這個興建于1841年的建筑是瑞士第二古老的博物館,初時與美術學校一同營運,后不斷擴充,現今館內尚有多個不同類型的博物館。
由于時間并不充裕,我們只是進去大略掃了一眼,并沒有參觀那些展品。
離開州立美術館之后,我們繼續步行,去圣梅耶城堡。
走了大約10分鐘就看到圣梅耶城堡(Chateau St. Maire)了。這座城堡造型挺獨特的:下半部是厚實的石墻,而上半部卻是由紅磚砌成 —— 這是一種原本流行于意大利北部的建筑式樣。
原來,這座建于1397-1427年間的城堡最初是作為洛桑大教堂大主教的住所,而當時的大主教正是出生于意大利北部,便征召故鄉的工匠來為他建造。宗教改革后這里成為當地行政長官的官邸。
雖然如今這里是沃州州議會所在地,因此并不對外開放,但城堡的外觀已經很值得一來了,更何況這里還是個不錯的俯瞰洛桑的高地。
從城堡邊一路下坡,再走個不到十分鐘便是洛桑大教堂(也叫圣母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了。
這個老城半山處的大教堂始建于12世紀中葉,耗費了近一百年。當時是為了奉獻給統治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家族的魯道夫國王修建而成。13世紀末,教皇格列高里五世曾在此設立主教座,16世紀以后,這里逐漸成為了新教徒的教堂。
大教堂華麗雄偉,至今保存完好,不但是瑞士規模最宏大的主座教堂,同時也被認為是瑞士最美麗的哥特式建筑。
正門上刻畫繁復的圣經人物密密麻麻地占據了所有的空間,每一尊雕像的表情都栩栩如生,無論是藝術表現還是雕功都堪稱完美。更令人驚訝的是,據說這些雕像在宗教改革前甚至還是有顏色的!
后來在我在其他攻略里看到說,這座教堂最有名的當屬“玫瑰之窗”了,窗上的彩繪玻璃以不同季節與月份所形成的宇宙意象為主題,玄妙精致,美侖美奐。可惜我當時并未注意。
另外,這里是全瑞士最后一座保留守更人制度的教堂,每晚10點到凌晨2點,鐘樓上會傳來守更人聲音響亮的報時聲,在寧靜的夜晚里顯得格外古趣。
4點半,我們離開大教堂,去找地鐵站前往奧林匹克博物館。
一切順利,我們坐地鐵不到5點便來到了日內瓦湖畔的烏契。這里原本是個小漁村,現今已成為洛桑地區最主要的休閑地。湖畔有許多綠意盎然的公園和廣場,設有老少皆宜的游樂設施。許多休閑度假酒店也都集中于此。
我們沿著湖畔一路溜達,奧林匹克博物館(Le Musée Olympique)應該就在這附近。
果然,十分鐘后我們就看到了不遠處的湖邊停著一艘游船。
奧林匹克博物館因大規模的整修和現代化改造將關閉至2013年底。這期間,博物館奧林匹克噴泉對面的“Helvétie”號游船將展出博物館的部分藏品,游客可免費登船參觀。
快5點半,我們終于走到了“Helvétie”號游船。
畢竟是臨時的,從游船外面也可以看得出這個展館并不大。
進去看看唄。里面收集著從古至今所有的奧運獎牌,火炬,和許多相關的圖文資料。
走馬觀花很快就看完了。我們也必須在六點前趕回火車站。
接下來我們要乘坐6:18從洛桑出發的火車,晚上7:50會到一個叫Visp的小鎮,8:10從那里轉乘另一列火車,一切順利的話會在晚上9:13到采爾馬特。
我們今晚的住宿就預訂在馬特洪峰腳下的小鎮采爾馬特 —— 那里是明天將要乘坐的冰川列車的始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