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羅馬之所以能夠成就大業(yè),全在于建國頭500年打下的基礎(chǔ)。羅馬能成為羅馬,這500年的歷史尤為重要。《羅馬人的故事》之《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講述的就是這段時間的歷史。
公元前753年,羅馬誕生,創(chuàng)建者是羅穆路斯。當(dāng)時的中國在春秋時代。
羅馬的地理位置:
羅馬是建立在意大利半島中部的臺伯河?xùn)|岸的七個山丘上,山丘和山丘之間是濕地。為什么說是山丘呢?因為最高的卡匹托爾山也就50米。
雖然只是七個山丘,但是羅馬地理位置上有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為什么在羅穆路斯之前沒有人在這里建造城市?
當(dāng)時的意大利半島有兩個民族完全有能力在羅馬這個地方建造城市:意大利中部的伊特魯里亞人和開始在意大利南部殖民的希臘人。
伊特魯里亞人一產(chǎn)業(yè)發(fā)展和通商為主,所以喜歡山地,希臘人是海洋民族,要通商,所以喜歡港口,所以這兩個強的民族都沒有把這七個小山包看在眼里。
因此,三個民族在城市建設(shè)方面的不同想法決定了三個民族不同的命運。
羅馬何以在兩個強大民族的夾縫中生存?
建國之初的羅馬比較弱小,而公元前8世紀(jì)的伊特魯里亞人已經(jīng)非常強大了,彼時的希臘正處在殖民運動的鼎盛時期,殖民地的規(guī)模覆蓋整個地中海世界,東至黑海沿岸。西班牙的馬拉加和法國的馬賽都是這一時期的希臘殖民城市。
羅馬之所以能在一南一北兩個強大民族中間生存,完全是因為這兩個民族壓根沒瞧上羅馬。
第一:看不上羅馬的七個小山包,既不靠海,有不適合防御。
第二:羅馬人既不會制造商品,也不買商品,說白了就是一窮二白,兩個通商民族都看不上。
第三:這兩個民族通商干線依靠大海,所以,羅馬人的地盤就是個途經(jīng)點,只要你不主動惹事,沒人注意你。
基于以上三點,羅馬在建國之初完全不用擔(dān)心有強敵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