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湊巧從網(wǎng)上接連看了兩則新聞,一則是死刑犯告別親人的,一則是關(guān)于越戰(zhàn)烈士的,一個輕于鴻毛,一位重于泰山。來時路一樣,走時路不同,但都很感人。
? ? ? ? 臨刑前死刑犯李士源三次長跪給白發(fā)老娘叩頭,娘親涕淚縱橫不能自己,年幼的女兒不知發(fā)生何事,只是奶聲奶氣沖他喊:“拜拜,爸爸”……此景亦慘,此情亦真,讓人鼻子發(fā)酸。據(jù)網(wǎng)上消息李士源是黑龍江肇源新肇人,歌廳唱歌打架,對方開車跑了,他后面追,把車追溝去了,然后給點著了,燒死三個,唉,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
? ? ? ? 有人說活該,他為什么殺人之前不好好想想自己的老娘、媳婦和孩子呢?不由想起以前電視里有記者采訪強奸犯時問道:之前你就沒有想想,你也有姐妹,她是你的姐妹你也會如此嗎?是,首先他們罪有應(yīng)得,但我不禁想問一句:他們?nèi)绻肓诉€能犯罪嗎?如果人人都能之前好好想一想的話,世界上還有罪犯嗎,人類還有戰(zhàn)爭嗎?
? ? ? ? “不能發(fā)射火箭彈開路,我就拉著彈頭沖進雷區(qū)!”這是18歲越戰(zhàn)烈士賈云科臨戰(zhàn)前說的最后一句話,1984年4月27號下午5點左右,賈云科跑到排長跟前,主動請纓,這一段話從此定格,成了18歲賈云科最后的誓言。戰(zhàn)斗打響之后,賈云科作為火箭筒射手,在56號高地巡邏道上,用火箭筒打掉了兩個敵人的火力點,但遺憾的是,他被敵人的子彈打中頭部,英勇犧牲。
? ? ? ? 1985年,賈云科的母親來到麻栗坡烈士陵園,撕心裂肺捶打著冰冷的墓碑,母親一聲聲喚兒的悲痛讓人幾度哽咽…..
? ? ? ? 人生就像從北京坐火車到廣州,有的人從保定下了車,有的人從邯鄲下了車,有的人從鄭州下了車……還有的人坐到了終點站。旅行的意義不是必須到終點站,而是到自己的目的地。
? ? ? ? 有的人為自己下的車,有的人為親人下的車,有的人為他人下的車,還有的人是為大家而下的車,目的不同,意義天壤。
? ? ? ? 對自己的親人好,狗都懂;體諒他人,關(guān)愛社會是現(xiàn)代人文明的一個標志。
? ? ? ? 我們選擇不了生,卻可以選擇死,如果一個普通人能有機會為民族和國家奉獻出自己的生命,那將是無上榮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