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愛情: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愛一個人

(一)

她是北大才女,出生于吳儂軟語的江南水鄉(xiāng);

他是北大才子,出生在河北滄州一個普通縣城。

最美好的年華里,他們相遇相知相愛了。

25歲那年,畢業(yè)季到來,他們都選擇了服從分配。

她去了遙遠的大西北,自身奔赴沙漠深處的大敦煌;

他執(zhí)教武漢大學(xué),成為考古系主要負責(zé)人。

他們愛著彼此,卻又尊重彼此的事業(yè)選擇。


一句:同意去敦煌。

這個弱女子便扎根在了敦煌。


那年,大漠的風(fēng)沙吹得正緊,她來了,看一眼,說不出一句話。

宿舍是一間不足20平的土屋,

炕是土的,桌子是土的,連坐的凳子也是土的。

沒有水、沒有電,更沒有廁所。

其實那次實習(xí)后,她說過不想再回來的。

可世事弄人,畢業(yè)分配工作時,敦煌研究院來北京大學(xué)要人——

4個實習(xí)生都要!

她說,我沒想留這么久,我給自己算了次命,我的命在敦煌。


他千里迢迢遠赴大西北來看她,卻傻了眼:

吳儂軟語里夾雜著砂礫,哪還有那個俏皮的上海姑娘的樣子?

可她的眼睛里卻透著前所未有的堅韌和幸福。

他們還是結(jié)了婚。

一結(jié)婚就意味著要兩地分居。

誰也沒想到,

這樣的兩地分居竟長達20年。

大兒子出生時,他不在身邊,接到電報,他坐火車、轉(zhuǎn)汽車,挑著擔(dān)子趕到敦煌時,兒子還光著屁股等衣服穿呢!

二兒子出生后,她照顧不過來,便將大兒子托付給在河北農(nóng)村的姐姐照顧,孩子5歲那年,她去接孩子。她以及認不出這是自己的孩子,而兒子也不知道叫她媽媽。

憑欄天女與飛天初唐第321窟

她不是沒想過要跟他們團聚。

當(dāng)初分配時,北大的老師曾承諾3年后,就把她調(diào)到武大,讓他們夫妻團聚。

可造化弄人,他們等了3年,又3年。

漸漸地,她已經(jīng)不是那么想離開了。

終于,機會來了,領(lǐng)導(dǎo)點頭同意了,

可她卻猶豫了。


她說,世上有些事,雖然難,可總得要人做。

她任性地對他說,反正我不走了!要不,你來吧!

其實,他早就看出了她的心思:你不能來,我就過去。

分居多年后,年近50的他終于在敦煌漫天黃沙和絕美的洞窟前與她相聚了。



她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守護敦煌莫高窟,她是“敦煌女兒”樊錦詩;

25歲,她只身前往敦煌;

30來歲,她拼命保護敦煌文物;

40多歲,敦煌終于通電;

60歲,她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長;

76歲,莫高窟數(shù)字展示中心竣工……

他一輩子專心于考古,從武漢大學(xué)到敦煌研究院,從商周考古到佛教考古,他犧牲了自己的安逸,只為成全她的敦煌夢!

他是她的丈夫彭金章。


(二)

他本是大戶人家的少爺,出生名門,后入黃埔軍校,抗日救國,幾番險死還生;

她是大家閨秀,自小知書達理,能歌善舞;

才子佳人,一見鐘情,夫唱婦隨,恩愛甜蜜。

他忘不了初見她時的畫面——她在支起的竹窗內(nèi)對著鏡子涂口紅,那嬌羞的樣子,柔美的姿態(tài),令人頓生愛慕。

“不思量,自難忘。小軒窗,正梳妝。”這成為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他的孫女還為此奚落他,爺爺,你一個黃埔軍官,怎么總是兒女情長......

他忘不了那段艱苦的歲月。因為當(dāng)年國民黨軍人的身份,那段特殊的歲月里,他被送到安徽某農(nóng)場接受“勞動改造”,他和她便開始了長達22年的兩地分居。

他們鴻雁傳書,互訴衷腸,寫下了上千封信。

那段日子,她的信是支撐的唯一動力。

終于,他可以回來了,有情人終于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不過,老天又跟他們開了個玩笑——

她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和腎病。

他嚇壞了,坐在地上號啕大哭。

她安慰他,這么難我們都經(jīng)歷過來了,這點病不用怕。

可他擔(dān)心,他害怕失去她。


這一病就是十幾年,他把她照顧的很好。

因為久病未愈,她變得性情乖僻,說話也是前言不搭后語。

孩子們只當(dāng)媽媽或者奶奶說胡話,只有他將她的每一句話都當(dāng)真。

一天晚上7點多,她突然說想吃杏花樓的馬蹄小蛋糕。

87歲的他二話沒說,跨上自行車騎了40分鐘,終于把馬蹄糕送到了她的枕邊。

可她早已忘了這事,只說了一句,不吃了。

老病相催,陰陽永隔,2008年3月19日,她永遠地離開了他。


那一天,家人打電話告訴他,她快不行了了。

他奔赴醫(yī)院,在人群后面,他離她十幾步。

她躺在病床上,在人縫里尋找他,眼角流出了一滴眼淚,掛在眼角上。

他擠到病床前,握住她的手,幫她擦眼角的淚。

她的手變得冰冷,直到檢測儀上顯示出一條直線。

只有他還記得,再過5個月,就是他們的鉆石婚紀念日。

而她,終究是沒能等到。

此后的一年,他都無法接受這個現(xiàn)實。

“相思始覺海非深”,他說,海并不深,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他決定把他們一生的故事都畫出來,

要知道,退休前的他雖供職于醫(yī)學(xué)雜志,可并無繪畫基礎(chǔ)。

他只想把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他只想為子孫講述他和她的故事。

沒想到,這些如同孩童手筆的畫一畫就是好幾年。

慢慢的,他的畫在網(wǎng)絡(luò)上流傳開來,后來上了央視,再后來,他的畫被集結(jié)出版。

這本《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廣受好評,還獲了獎。


他去領(lǐng)獎,特意帶上她在病重前從手指上摘下來交給他保管的那枚金戒指,

那枚戒指對他們意義非凡。

當(dāng)年,家里最困難的時候,她變賣了家里所有的首飾,也包括他給她的結(jié)婚戒指。

晚年,他買了一枚金戒指送給她。

如今,他只會在重要場合才會戴在手上。

他說,戴著它,就像美棠也和他在一起一樣。


他們是一對平凡的夫妻——他叫饒平如,她叫毛美棠。

(三)

他是北國農(nóng)家子,家境中常,一路靠著親朋好友的資助上學(xué),先后在南開預(yù)科、南開物理系和北大物理系就讀。

她是南國窈窕女,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曾受過良好的初等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學(xué)經(jīng)濟系。

那年,戰(zhàn)火紛飛,北大遷入昆明西南聯(lián)大,他們在學(xué)校的鳳竹街相遇而未相識。

次年,異國他鄉(xiāng),他們在留學(xué)的校園里相遇。


早已過了而立之年的他由于潛心專研學(xué)問,情感上仍是一片空白;

正值風(fēng)華正茂的她,聽聞航空研究生院有位年輕的華裔學(xué)者在做報告,一時好奇,便開啟了這份緣分。

她對他的學(xué)識淵博、踏實樸素印象深刻;他為她的優(yōu)雅談吐、風(fēng)姿卓越感到傾心。

他們越走越近,她漸漸發(fā)現(xiàn)他不再只是那個會談?wù)摵娇罩R的“書呆子”,他對古典音樂情有獨鐘,而這些,正是她喜歡的。

在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等美妙的音樂聲中,兩顆心慢慢靠近。

那年秋天,他們收獲了愛情,一起在小鎮(zhèn)里構(gòu)筑了愛巢。

兩年后,他們的女兒降生,更是給這個家?guī)砹藷o限溫馨。


不久,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了大洋彼岸。

他那顆拳拳之心開始萌動,便與錢學(xué)森悄悄約定,早日相逢在北京。

排除萬難,他終于帶著家人回到了北京,很快就成為錢學(xué)森的左臂右膀。

而她,為了更多照顧他的生活,婉拒了前往外事局的工作。

她明白他工作的重要性和保密性,除了暗暗關(guān)切、默默支持,從不明理過問。


那一年,只知道他要從核彈基地返京,卻遲遲未見歸來。

漫長的翹首等待后,卻是驚天噩耗——他所在的飛機失事了。

當(dāng)人們從機身殘骸中尋找到他時,吃驚地發(fā)現(xiàn)他的遺體同警衛(wèi)員緊緊抱在一起。

燒焦的兩具遺體被吃力地分開后,中間掉出一個裝著絕密文件的公文包,

而這個公文包竟完好無損。

他用生命守護著他的工作!


知曉消息的那刻,她懵了,但是挺住了沒哭。

她只是不在外人面前露出喪夫之痛,可他和她的學(xué)生說,她盡可能的把家里的布置保持原樣,包括那架從美國帶回來的鋼琴都還擺在原來的地方......

她與女兒相依為命,更加百倍的努力投入到工作中。

她擔(dān)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外語教研室主任期間,教過的學(xué)生成千上萬。

她還致力于科技翻譯協(xié)會的活動,人們知道,那是她懷念他的最好的方式。


八十歲那年,他們的獨生女不幸患癌去世,她再次堅強地挺了過來。

她仍舊獻身于工作,老驥伏櫪,教一批又一批老年人學(xué)英語。

她是我國的應(yīng)用語言學(xué)奠基人、中科院最美的玫瑰——李佩先生。

2017年1月2日,她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99歲。

而距離他——“兩彈一星”元勛中唯一獲得“烈士”稱號的科學(xué)家郭永懷的離世,

已整整半個世紀。


(四)

我總是能被這類老派人所感動。

他們一生只愛一個人,

直到天荒地老,直到陰陽永隔也不停止思念。


他們一生專注于一件事,

就像工匠們傾注一生的時光打磨物件,

直至把物件打磨的充滿靈性和靈魂。

他們是真正的“巨匠”。


現(xiàn)代人無非是太匆忙,太缺乏耐心,尤其是對愛情。

把影子投在日規(guī)上吧,讓它慢慢移動。

讓田野鼓滿大風(fēng)吧,再給愛情多一些時間。

直到果實成熟,甘甜直達酒漿。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237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957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248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356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dāng)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081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485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dāng)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534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720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dāng)?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263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025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204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787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461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874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105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945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dāng)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05評論 2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