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下了點雨,天氣微涼,安安靜靜坐在咖啡店里,點了一杯拿鐵,翻開了每天躺在背包中的《正面管教》,沒有了任何嘈雜的車水馬龍聲,心像一汪清水,漣漪漸漸退去,澄凈而寧靜。這個環境,特別適合寫點什么。
? ? ? ?回顧接觸正面管教課程之前的生活, 我是無序和焦慮的.。家中8歲的小男孩,正處于獨立意識的萌芽期。調皮但運動能力不足;想法獨立但自理和自律能力不足。 帶著對他的保護和戰戰兢兢的信任,我處于不敢放手的狀態。每當孩子無視我的嘮叨和提醒時,我的焦慮和憤怒就會升級,最后情緒失控和爆發,結果便是孩子被我的情緒所點燃,對抗升級或者委屈哭泣.。還好,我帶著一顆反思和探索的心,幸運地遇到了正面管教,并走進了正面管教家長課堂,這一切發生了神奇的變化。
? ? ? ? 對孩子的身心關注,是每個母親與生俱來的本能,這顆種子何時能施肥,何時可除草,何時進行光合作用,都是學問。而我的孩子,我需要了解他是一顆什么樣的種子,才能恰到好處的照看他,讓他汲取營養,發芽和生長成獨特的自己。
? ? ? ?自然界的幼崽一出生大多都會早早被父母進行生存的練習,因為動物們知道,只有早日離開庇護,擁有獨自覓食的能力,才能賴以生存.而我,為什么還在代替和幫助孩子做事?如果在牙牙學語和蹣跚學步時對孩子的保護是適合的,現在學齡階段,如果不做調整,會強化孩子對我的依賴,無法獨立。如果我可以鼓勵和引領他產生思考和行動,他就能夠早日擁有這種能力,能夠自理,自律和自信地面對生活。是的,這么想一定是正確的,但是如何做,需要持續的思考和行動。以下就是我通過正面管教得到的啟發:
? 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在預感到沖突即將升級的過程里,我們可以暫時放下一定要孩子按照自己意愿去做的執念,與其帶來兩敗俱傷的挫敗感,為什么我們不能給孩子一個怎么去做的選擇?比如,我們要出門了,時間很緊張,你需要2分鐘還是5分鐘?已經到了睡覺時間,你是自己把書放回書架?還是由我來完成?我想孩子他不僅感受到了尊重,也減少了壓迫感.也許他還能想到更好的方法,讓大家都接受.我們也不會因為反復急迫的催促得不到效果而惱怒。
? 尊重孩子的努力.
千萬不能認為孩子做的事情都很簡單。很多時候我們試圖給孩子信心,經常會說,這看起來很簡單,你一定能做到!仔細聽一下,是不是給孩子壓力?因為這么簡單的事,如果孩子做好了,沒有什么成就感;做不好,他們會覺得更沮喪。如果我們換種說法,比如,這確實不太容易!或者,這可能會有點難!會讓孩子有更多努力被看見的感覺。如果成功了,他會很自豪自己完成了一件難事,如果失敗了,也不會覺得被打擊。語言有時是雙刃劍,我們需要反省平時與孩子說話的表達習慣.
? 不問太多問題.
盡量不去問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壓力的問題.都當你的問題激不起他任何興趣和共鳴的時候,交流是多余和沒有質量的.等他想分享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傾聽并及時給出回應最有效.
? 不急著告訴他答案.
其實當孩子在問你問題的時候,他們已經在思考答案了,引導他們做進一步思考,才是最有幫助的. 最近我們的對話:
媽媽,你覺得我能當個數學組長嗎?嗯,這個主意聽起來不錯,你是怎么想的?我繼續聽他說,組長就是替老師管理自己小組收發數學作業,嗯,聽起來你做這件事很有價值也很快樂,那這個組長需要什么條件?當然自己要先把作業做好啊,要讓老師信任你. 好的,你自己都有計劃了,媽媽支持和相信你.
? 鼓勵他善用外部資源.
減輕孩子對父母家庭的依賴,告訴他外界有許多有價值的資源可以利用,我們的生活不是孤立的,我們要學會尋求幫助,讓我們更輕松.。不會的字,可以找字典查找;不懂的知識,可以去圖書館查資料;不會的題,可以請教老師,找同學討論;就像生病了,我們就去醫院找醫生一樣.。當可以尋求到更多的幫助和方法,孩子就不會覺得事情太困難或者阻力太大而輕易放棄。
? 不毀掉他的任何希望,不隨便否定和嘲笑孩子的任何一種能力和愿望。讓他們失望,就是讓他們失去了去經歷的動力.
? 不在細節上過多干涉孩子的生活,穿什么衣服,吃多少飯,作業何時完成,由他們來決定。一旦決定了,他們會心甘情愿來承擔責任和有更多的意愿來執行。
? 不管孩子多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討論他們,因為他不是你的私有財產.
? 不要經常對孩子說不.用其他方法代替說不,讓他們感受到尊重和方法.
? 當別人來問自己孩子問題,不要搶著回答,讓孩子來一一回答.
? 尊重孩子偶爾沒準備好,給他們時間和耐心.
? ? 對孩子來說,有一個不斷了解他,關心他成長的父母,是種幸運!對父母來說,保持著樸實安靜,不浮躁,不攀比的心態是一種人生智慧和修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