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思維訓練營學習D1

2017年第一次接觸視覺筆記,是從練習視覺元素開始的。

2019年想要用視覺呈現的方式輸出,于是正式跨進視覺筆記的學習區。

今天是線下課的第一天。

信息量非常大,而視覺筆記是需要大量長久練習的,只靠聽課,收效甚微。

每日一練是剛需,靠筆記無用。

把經由視覺筆記的學習而觸動的收獲整理出來:

磨刀不誤砍柴工。

“磨刀不誤砍柴工”,小時候經常聽這句話。

在今天的字體練習中再一次展現。

POP字體之前練習過一段時間,效果不太好,模仿的很吃力。

老師并沒有讓我們馬上練習,而是帶我們觀察字體,總結書寫規律。

琢磨規律,在書寫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復盤,為什么這一次比上一次寫的好?哪里發生了改變?

以前在學習OH卡時,老師也說過:

“不要背牌陣,要研究明白藏在背后的原理是什么,清楚之后自己隨心變化就好。”

字體的練習也一樣。

當下創造。

一直以來,學習的卡點是,知道應該用什么元素去畫,可是頭腦中無形象,每次都得度娘之后,臨摹著畫。

今天挑戰環節之一,老師給出“聽-畫”的環節。

老師說一個詞,我們5秒鐘之內用圖像呈現出來,一共20個詞。

沒有時間去查,全靠當下。

出乎意料,20個詞的快速呈現中,我只卡住了兩次。

一直以來,我用“只會模仿”框住了自己。

可是明明,即便是簡單的圖形,依然可以呈現。

重點是怎么理解,怎么完成從文字到圖形的轉化。

處處皆故事。

很有意思,但也很挑戰的環節之二:

從有限的26個視覺元素中挑選出18個來畫,重點是用這18個元素串一個故事。

這事不算太難。

平時在帶領OH卡團體時,常常會用到故事接龍,想象力與創意不缺,難的是把“挑元素-編故事-畫出來-順暢講”在20分鐘內串起來,畫完上交。

大腦高度緊張。

更緊張的是,隨后要求在整個團體中一邊展示畫一邊講故事。

同時和“畫的不好”的自我批判,“演講不好”的自我批判,在一起。

陪伴緊張。

在聽同學講的時候,驀然發現:

大家并沒有完全挑選要求固定的18個元素,他們會用其他的元素來替換。

聽見內在有一個聲音:

“我是不是太聽話了,如果可以用替換的方式,根本就不用這么辛苦啊?!?/p>

我認回,墨守成規的自己。

我認回,想要練習靈活的自己。

我認回,壓力下高創意的自己。

我認回,想要輕松一些的自己。

謝謝即使已經很累,但仍堅持練習的自己;

謝謝從不放棄,一筆一筆在學習區全然的自己。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