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一個春秋時期的故事。主角叫華元,是宋國的右師,應該相當于現在的總理之職吧。華元出身貴族世家,他盡心盡力的輔佐宋國的四任國君,堪為元老之臣。在他職掌宋國國政期間,倒有幾樁頗有趣味的故事。
魯宣公二年,也就是宋文公四年,鄭國攻打宋國,華元帶兵抵御,雙方在大棘交戰。結果宋人大敗,華元被俘。據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華元對自己車夫(相當于現在的司機)的忽視。宋鄭雙方準備開戰的時候,華元殺羊犒賞士兵,他的車夫羊斟卻沒有吃到羊肉,連湯也沒喝到。羊斟對自己被忽略非常不滿,便懷恨在心。等到打起仗來,羊斟說:“前天的羊,是你作主;今天的打仗,是我作主。”還沒等華元擺好陣勢,他就驅車進入鄭軍,其他士兵也跟著沖進去,無準備之戰,導致宋軍失敗,就連華元都被鄭人囚禁了。
春秋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無非就是爭奪土地人口,獲取霸主之位一類的目標。鄭國人俘虜華元,并不是有天大的仇恨,非殺他不可,只是為了“揚我國威”,顯示自己的實力而已。國家不可一日無主帥,宋國人商議,用兵車一百輛、毛色漂亮的馬四百匹,從鄭國贖取華元。結果僅送去一半,華元就自己逃回來了。他站在城門外,告訴守門人自己的身分,然后進城。后來他見到羊斟,并沒有責怪他,反倒替他開脫:“您的馬不受駕御才會這樣吧?我覺得你應該不是故意要沖進敵營的。”羊斟倒也不撒謊,坦然的說:“不是馬要這樣,是人想如此干。”回答完,他擔心自己受到懲罰。就逃到魯國去了。
后來宋國修筑城墻,華元作為主持者,開展巡視工作。筑城的人遠遠的看到他過來,唱歌諷刺道:“鼓著眼,挺著肚,丟了皮甲往回走。連鬢胡,長滿腮,丟盔卸甲逃回來。”華元一聽,臉上掛不住了,這不是在嘲諷自己嘛,可是人家又沒有指名道姓,自己作為堂堂長官,又不能和修城的百姓發生正面沖突,只好打發他的助手對眾人說:“有牛就有皮,犀牛兕牛多的是,丟了皮甲又有什么了不起?”做工的人說:“即使有牛皮,又去哪里找紅漆?”華元心知說不過百姓,也不想給他們找個罪名懲治,只有無可奈何的說:“走吧!他們的嘴多,我們的嘴少。說不過就躲吧,隨便他們說去。”哈哈,華元真是一個能屈能伸的大將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