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條原則、三個步驟”讓你擁有整潔有序的家居環境

學習整理一年多了,之前是徹底踐行“斷舍離”理念,瘋狂地扔東西,現在到了實踐收納的環節,對于整理這件事情,才有了系統化的感覺。恰好近期搬了家,完成了整理收納工作,現對本次的整理收納進行總結,希望對要搬家、或者對自己家里空間整理有改進要求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第一部分:確定整理原則

原則是行事所依據的準則,如果希望整理有條理、有章法,那么在最開始就確定原則和中心思想可以幫助整理進展得更順利。我在最初也沒有想什么原則,就是按自己的理解來整,后來整了幾天,心中慢慢有了一些想法,總結了一下,就出來了以下五條原則:

? 1. 集中收納原則。

? 2. 為每樣物品設定位置。

? 3. 大塊平面留白。

? 4. 物品盡量入柜。

? 5. 收納場所使用率最少。

? 以下分別簡單解釋一下選擇這幾條原則的原因。

1. ?集中收納原則

這是受了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人生整理魔法》的啟發,每位家庭成員最好都有一個專屬的收納空間,每個人所有的物品都集中收納到這個空間之中,包括牙膏牙刷,這樣,衛生間都可以沒有任何物品,如此一來,各司其職,不但大大降低了找不到東西的概率,同時可以減少媽媽這個主要整理角色的負擔。

多么清晰明了,多么簡單!所以一定要應用!

我以前放東西都是亂七八糟無章法的,一個衣柜里面可能會有自己的衣服、老公的衣服、孩子的衣服等,衛生間的柜子里面也是大雜燴:拖地水、消毒水、屯的紙巾和沐浴露、護膚品等等。整個就是凌亂,找不到東西那是天天上演的,后來想想,那就是無章可循的結果呀,為浪費掉的那些時間扼腕嘆息!

2. ?為每樣物品設定位置

這個不用說,每樣物品都需要一個自己的“家”,大到筆記本電腦,小到一個發圈,這樣你就不會亂放東西,形成習慣以后,就有如下好處:

— 不用花時間想東西放哪里、可以更快地完成日常整理。

— 可以很快的找到需要的東西。

— 家中凌亂程度將大幅度降低。

3. ? ?大塊平面留白原則

地板、餐桌、茶幾、書桌、梳妝臺等有大面積的平面不放置任何東西。這是受了金子由紀子的《不持有的生活》一書的啟發。這是懶人整理法的一種。

一個家中,只要大面積臺面上不放置東西,家里怎么亂都亂不到哪里去。可以很好理解,想象一下就知道了。

對于我來說,實行了這一原則給我帶來的直接便利就是掃地機器人每天都可以很順暢的工作,不會因為地板上的某個東西而被卡住,恰好可以在我帶孩子外出的時候,認真工作,回來以后家中整潔,心情大好。

4. ? ?物品盡量入柜原則

這個不用說,物品盡量放入柜中,可以保證家中整齊感,而且可以減少物品落灰的可能。當然,代價就是家里無法擺設太多裝飾品,空蕩蕩的感覺,這個根據個人喜好吧,對我來說,主要是希望減少擦拭物品的活兒,懶人,沒辦法。

5. ? ?收納場所使用率最少

不盤點不知道,一盤點才發現,看上去柜子不多的一套房子,獨立的收納空間竟然有58個,如果收納太分散,則增加了拿東西和找東西的時間成本。因此,盡量減少使用獨立的收納空間。目前,有14個獨立收納空間未被利用,也不打算利用。

第二部分:實施

有了原則,就是實施了。我將實施分為了三個步驟。

第一步:盤點物品

因為計劃遵循集中收納原則,每位家庭成員都有專屬的收納空間,因此在物品盤點過程中按物品主人進行分類,這樣我就可以分成如下6大類:

1. 爸爸的物品

2. 媽媽的物品

3. 大寶的物品

4. 二寶的物品

5. 大寶和二寶共用的物品

6. 家庭基本物品

再按這幾大類,用思維導圖整理物品內容,見圖1。這樣一來,每個人擁有哪些物品就很清楚了,如果有遺漏,可以在收拾的過程中進行補充。

圖1 物品分類

第二步:盤點獨立的收納空間

由于要遵循大塊面積留白和物品盡量入柜原則,意味著大部分物品都要放入柜子當中,出現在人視野內的物品盡量少,如此一來,就要盤點一下家中所擁有的獨立的收納空間。

按場所盤點,用思維導圖整理,見圖2。同樣,有遺漏的可以在收拾過程中進行補充。

圖2 ?獨立收納空間盤點

第三步:設定物品位置

有了前兩步的基礎,到第三步就是兩張思維導圖的結合,把物品分類中的物品放入收納空間中。

在物品分類中補充收納空間的編號,就完成了整個整理工作,見圖3。

圖3 ?設定物品位置

第三部分:集中收納案例分享

集中收納是本次整理的核心原則,處處體現。以下是案例分享。

1. 家庭基本物品集中收納進廚房,在廚房再按物品種類收納進專門的獨立空間。

盤子、碗、杯子、勺子、筷子、鏟子等都安排專屬的獨立的收納空間,把垃圾袋折成小三角,給它們一個專門的抽屜。

盤子的專屬空間

垃圾袋的專屬抽屜

所有食品的囤貨都放在同一個獨立的收納空間中,除了水果和需要放冰箱的。這樣的好處就是不會囤積太多食品,因為收納空間是有限的。

所有食品都集中到一個收納空間中

所有和清潔相關的正在使用的、囤的清潔用品都放在一個獨立的收納空間中。同理,由于專屬空間容量的有限性,防止過度囤積物品。

所有清潔用品都收納到一個空間中

3. ?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有一個專屬衣柜,用于放置所有的個人用品。

對于個人的用品,則充分利用衣柜這個大容量的獨立空間來解決。 媽媽一個衣柜、爸爸一個衣柜、大寶一個衣柜、二寶一個衣柜、還剩一個衣柜放置旅行箱和紙箱等外出或搬家的用品。

爸爸的一個衣柜裝下了除了書以外的他的所有東西,包括他的籃球。孩子爸爸的書不多,書桌的三個抽屜夠他放的了。孩他爸說,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東西了。由于這兩個收納空間是他專屬的,所以他自己負責整理自己的東西。

媽媽的衣柜也是除了書和電子產品以外,把個人東西都收了。媽媽的護膚品和梳子等每日洗漱用品集中起來,也放進衣柜,毛巾也放進衣柜,每次洗臉拿出來,洗好放回去,也很方便,這樣一來,衛生間臺面沒有東西的感覺,超級好!

寶寶的衣柜,收納了寶寶所有的專屬物品,包括衣服、包包、專屬玩具、旅行箱、毯子等,統統收進去。

每位家庭成員都有一個專屬衣柜收納所有個人物品

裙子掛起來。其他衣服折成小方塊,由于衣柜里抽屜不多,都是大面積的平面,按外出褲、外出衣、居家褲、居家衣四大部分進行分區放置,拿起來也很方便。

衣柜內部進行分區便于拿取

4. 給寶寶分配專屬的衛生間,只放寶寶洗漱物品,東西少,衛生間就不凌亂。

5. 由于沒有書柜,媽媽的統統放進大大的梳妝臺,筆記本電腦等日常使用的電子產品也放進去。爸爸的書則放進書桌中的抽屜。物品按主人分類,有序不出錯。

6. 沒有鞋柜怎么辦?把置物柜利用起來,下面兩個抽屜,分別放兩位寶寶的鞋子,旁邊的側柜,一個爸爸用,一個媽媽用,鞋子太多放不下怎么辦?不常用的鞋子統統收進各自的衣柜!

置物柜變鞋柜,不要隨便增加家具,充分利用家中已有的收納空間

7.置物柜上面兩個抽屜,拿來放鑰匙等日常出門要用的東西,每天回家從包里或口袋里取出來放回去,這樣就能避免不知道東西忘在了哪個包里或者哪條褲子里而翻箱倒柜了!

這樣一來,置物柜就成了每日出門的最后一站,拿上各種鑰匙、購物袋,換上鞋子出門;同時,也是回家后的第一站。

8. 兩位寶寶的玩具和書,目前統統收納到一個電視機柜當中。雖說最好也收到臥室里面,但是就目前的居住情況來看,客廳還是孩子們玩耍的主要地方。

總結寫到這里,越來越清楚地看見自己的變化。一年前,家里凌亂不堪到讓我覺得回家都是一種壓力,然后開始學習整理并且實踐、摸索,到現在總結出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整理收納。我越發覺得,無論什么事情,只要愿意學習,都是能夠得到改善的。同時,也越來越同意“做事要靠系統,不能靠感覺”這句話的道理所在。 如果真的想要做到“高效率,慢生活”,這些都是不可避免必須要好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