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一直以來頭腦里根本就沒有過“個人商業模式”這個概念。因為在我們的印象里,“商業模式”是一個企業需要考慮的事情,和個人沒什么關系。
所謂的“個人財富自由”,是指一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賣自己的時間。
從這個概念可以看出我們每個人在實現“個人財富自由”之前,都需要出售自己時間來滿足生活所需。由此就可以定義“個人的商業模式”。
所謂“個人商業模式”,就是一個人出售自己時間的方式。
縱觀生活中的各行各業,每個人每種職業所出售時間的方式都不盡相同,就相同的職業而言,不同的能力的人的單位時間的售價也有高低之分。
但我們可以把個人商業模式基本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一份時間出售一次。
第二種個人商業模式: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
第三種個人商業模式:購買他人的時間在賣出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社會上所有打零工及有固定工作的人,都屬于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靠零售或批發自己的一份時間來獲得工資報酬。
那么運用第二種個人商業模式的人有那些呢?其實最典型的就是作者。他們通過前期的積累,耗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創作一部作品,印書籍,然后就有可能將自己的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了。除了作者,所有的內容創造者,或者說一切的創意制造都屬于這種個人商業模式,比如:唱片,動漫,電影,電視劇,游戲等等。
看到第三種個人商業模式,購買他人的時間再賣出去。可能很多人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創業或投資,認為只有這些創業投資做老板的屬于購買別人的時間創造產品再銷售出去。
而其實這第三種個人商業模式不但是最高級的模式,也是我們人人都在用的個人商業模式??吹竭@里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我舉個例子吧,當我們花時間請鐘點工打掃衛生時,是不是在購買別人的時間呢?
所以說,當我們花錢購買他人服務的時候,本質上就是在購買他人的時間,以便自己的時間不被占有,也就從本質上避免了將自己的時間花到那些只能將“一份時間出售一次”的人所做的事情上。
不管我們目前個人的商業模式是處于哪一種,書中分享了每一種個人商業模式的優化方法。
在年輕沒有積累的時候,我們大家都一樣,基本上也只能靠出售自己的時間獲取報酬,比如去找份固定的工作就覺得很開心了,所以我們絕大部分人都運用了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
那么如何優化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呢?
:)想辦法提高單位時間售價
:)想辦法提高時間銷售數量
而最普遍有效的提高單位時間售價的方法是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
就比如剛入職的員工,因為學歷的不同,基本的薪酬就不一樣。
其次是在出售時間的過程中,我們最好也必須關注且只關注自己的持續成長,只有持續成長才能不斷增長你的價值。
提高時間銷售數量也就是提高效率,那么如何才能簡單熟練做到呢?書中提到了兩個概念:“串聯”和“并聯”。
就是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凡事“多想一想”的習慣。
比如兩個任務之間的關系是“串聯”的,那么可以試試能不能通過調整一下順序來提高效率;
如果兩個任務之間的關系是“并聯”的,那么就需要我們想辦法找到可以“并聯”的任務,然后讓它們并行,由此我們會極大的提高人生的效率。
其實我們也都知道,出售時間是不劃算的,給別人打工也只是“權宜之計”,我們的目標是要成為有能力購買別人時間的人。
那么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自己早日成為運用第三種個人商業模式的人呢?辦法是:
從此刻開始,在給別人打工的同時為自己打工。
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現在你只不過是在“給自己打工”的同時“給老板打工”。因為你是在“給自己打工”和“為自己做事”,自然對工作結果和工作質量要求更高了,選擇不同,心態不同,產生的結果自然就天差地別了。所以
把自己變成一個“給自己打工的人”是優化第一種個人商業模式的最好辦法
如何優化第二種個人商業模式
從獲得財富自由角度來說,運用第二種個人商業模式是最快最優必經的途徑,因為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只有找到一個辦法,把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次數越多越好。作者找到的方法是寫書。而我們普通的方法就是要結合自己的優勢,找到一個適合你自己的方式打造你的“產品”,一切有創意的內容制造都是你可選擇的方向。
書中對所有希望運用第二種個人商業模式的人提出了一個要求:
牢記:
“剛需”這個概念
深入研究:
消費者以為的剛需
為什么呢?因為你的“產品”必須是消費者的剛需,不僅僅是你以為的剛需,而是消費者以為的剛需,你只有這樣,你的產品才能讓你實現過“同一份時間出售很多次的”這個目標。
為此希望運用第二種個人商業模式的人,從一開始就要訓練自己的創造和創新能力,只有這樣你才能創造出“消費者心里真正以為的剛需”的產品。
如何優化第三種個人商業模式
我們生活中很多人不肯花時間購買服務,寧愿用自己的時間來省下那些錢,如果確定你的時間價值抵不上那個時間消耗的話,事事親歷親為就可以理解了,而大多數人是根本就沒想過通過購買他人的服務而節省自己的時間這件事。
說到這里,就需要我們了解時間和金錢的不等式。
:)時間>金錢
若你認為“時間比金錢更重要”,那么你會作出購買他人時間的決定,若你認為“金錢比時間更重要”,那么你就會作出相反的決定。
為什么我們花錢避免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到“一份時間出售一次”的事情上,怎么做才是值得的呢?
我們要把時間花在哪里最劃算呢?當然不是打游戲,不是刷朋友圈,不是聊天,而是:
把時間投資到自己的成長上最劃算
把時間投資在自己的成長上,提升自己的價值,千萬別把時間花費在那些不必要的事情上,雖然我們很多人都在那么做---把自己有限腦力花費在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上。
成長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有且只有一個:
學習!
既然我們的目標是“終有一天不用再出售自己的時間了”。
那么我們的行動就應該是“想辦法合理地逐步減少自己出售時間的數量”。
所以方法就是“在能用錢換時間的時候盡量用錢換時間”。
進而將省下來的時間全部“投資”到自己的“持續進化”上去。
那么“學習”有沒有方法呢?
有,
“學習學習再學習”
要把“學習”這個本領“學習”好了,再繼續“學習”。
對照書中的內容,我目前的個人商業模式還處在第一種模式中,就是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批量出售自己的時間,隨著工作時間的無限延長(加班),單位時間的售價越來越低,雖然從去年開始就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工作之余習得一項或多項技能。用書中的理論就是“為老板打工的同時也為自己打工”。但是一年下來收效甚微。最主要的問題有:
1、對自己的未來缺少明確的目標
2、讀書太少,積累更少
3、缺少持續專注學習的能力
接下來要做的是:
1、讓自己活著篤信的美好的未來里,并為此從現在開始一步一步的去踐行。花時間制定詳細切實可行的長期計劃、年計劃、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清單。
2、多讀書!不再求多,挑好書一本一本的“細嚼慢咽”,并通過記筆記寫讀后感分享的方式,內化為自己的內存。
3、利用早起的時間進行冥想訓練,提高自己的專注力。不再把時間浪費在許多不必要的事情上,把注意力放在個人的持續成長上。
4、利用每天的碎片時間進行健身運動,健康的身體才是一切計劃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