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追尋易安的足跡,追尋那個天真矜持的宦門少女的身影,追尋那個才情過人的、婉約清麗的閨閣少女的倩影,追尋那個終日凝眉、柔腸愁結的思婦的背影,追尋那個顛沛流離、晚年凄涼的落魄紅顏。
她風姿綽約的一生,她香如蘭芷的慧心,她婉約清麗的詞章,無數次讓我感動讓我唏噓讓我迷失。我以心的維度仰視她清麗瘦削的背影,傾聽她漸行漸遠的蹙音,俯身捧起歷史長河沉淀的瑰寶,以此來紀念我心中的李清照,紀念那遠逝的女神。
【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我走進那個書香飄逸的庭院,探頭窺見正值豆蔻年華的易安。一個繡面芙蓉、情竇初開的美少女,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然后對著裊裊沈香發癡,她嬌憨、濡慕、害羞,她懷春、癡纏、憧憬,少女的情思付與半箋嬌恨,月移花影約重來。忽的,院中出現一位青衣少年,她不禁心慌,未語臉先紅,急急“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我站在她身后,見她目送消失在宅門拐角處的背影。此時,我仿佛聞到了幸福的味道。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18歲,人生的花季,李清照出嫁了,門當戶對,情投意合,才子佳人,美偶天成,他們一樣地酷愛金石,一樣地喜歡詩詞,郎著《金石錄》,妻寫《金石序》,妻寫錦心詞,郎作秀口吟,甜蜜的愛情,美滿的婚姻,使新婦的幸福從心里溢出來。蜜里調油,夫唱婦隨,李清照讓幸福變成了濃濃淡淡的墨香。攜手春游,“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小別癡念,“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見兩人攜手漫步庭院小徑中,我望天微笑,幸福的氤氳散落一地。
我流連在露濃花瘦的塘邊,看盡塘中的綠肥紅瘦,看見一位婉約清麗妙齡女子泛舟湖上,誤入蓮花深處,槳聲冷冷,“驚起一灘鷗鷺”,是易安。此時的她雙頰微紅,高唱“興盡晚回舟”,雙槳輕搖,向蓮花更深處漫溯。我站在她身后,目送這位沉醉不知歸路,薄汗輕衣透的女子,默默祝福。我遠眺,藕荷連天,江月滿星輝。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我佇立在煙波浩淼的江邊,望江樓上,那個終日凝眸、柔腸愁結的思婦,還是易安。多少次,她送夫千里;多少次,欲說還休。花自飄零水自流的黯然神傷,有誰會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相思閑愁,有誰體會?載不動的許多愁,有誰分擔? 與明誠共看庭前花開花落,望空中云卷云舒后,留給你的,卻只剩下無盡的等待。明誠踏上了充滿荊棘的仕途之路,遠去了,留下你,獨守空房,終日伏于案臺上暸望。等到了秋風又起,等到了雁兒南飛,等到了一輪明月又懸掛相思樓頭,卻等不到,等不到明誠的一封信,等不到那一個風花雪夜般的傳奇??縱有橫世才情,身為女子,易安卻更加希望與丈夫朝夕相對,比翼雙飛,無奈不如意事太多太繁,紅顏漸老易安多少次獨坐幽落冷清的院落,看盡西風卷簾的無情,失落在人比黃花瘦的傷感中,也由此留下了千古傳頌的詩篇。我站在她身后,目送她消失在滿地黃花堆積的深院中,目送這個千古麗人。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我停留在西子湖畔旁,深秋的落葉黃花中,她使著孤舟獨槳漸行漸遠,載不動滿江愁緒,是易安。國事已難問,家事怕再提,李清照像一葉孤舟在風浪中無助地飄搖。漸入暮年,她守著孤清的院落,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秋風掃著黃葉在門前盤旋,偶爾有一兩個舊友來訪,幫助她驅趕走落寞,但關閉柴扉,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青燈黃卷,踽踽孤影,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我不忍卒讀她的《漱玉詞》。她代表了一個高度,“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后,暮天聞角。斷香殘酒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
又還秋色,又還寂寞。”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責念國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愛情之尊,她背著沉重的十字架,集國難、家難、婚難和學業之難于一身,所有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沖突、磨難都折射在她那如黃花般瘦弱的身子上,她以心抗世,以筆喚天,憑著極高的藝術天賦,將這漫天愁緒又抽絲剝繭般地進行了細細地紡織,化愁為美,創造了讓人們永遠享受無窮的佳作珍品。” 掩卷,止不住兩行清淚。
我徜徉在蓑草連天的野外,看盡征鴻,怎奈梧桐更兼細雨,心中易安的形象愈加明顯。風中的梧桐顫抖著深深的寒意,低泣著歲月的滄桑。我似乎聽見易安“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的低吟,看見晚來風急中,易安斟上三杯兩盞淡酒獨酌。我能拂去葡萄枝上的落葉,拂不去你心中蕩起的塵埃;我能撫平黃土上朔風奔過的痕跡,撫不平人事變遷、韶華飛逝在你額上刻下的確記良印呵。我不知多想走近你,將海棠花拾起,扮靚你的容顏,但是故人不在。 追尋你,我心中的女神。你作為詩者,你的詩已震撼了我的靈魂,我追隨你,尋找你遺留的足印;你作為歌者,你的嗓音已滌蕩了我的心靈,我追隨你,尋找你遺落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