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讀書刷展清單

讀書清單:
1、武田雅哉:《飛翔吧,大清帝國》,天雷滾滾的書名下掩蓋著正經說史的"心",作者以《點石齋畫報》等清末報刊圖繪為中心,縱談當時人于社會變革之奇思怪想,舉凡思想,科技,語言,文字,風俗無所不包,切入點獨特而頗可資參考,確是好書,不可被書名騙了。


飛翔吧,大清帝國

2、丹·布朗:《地獄》,丹·布朗保留著一直以來的風格,從現實建筑或藝術作品中擷取元素創作似是而非的情節,環環相扣的敘事風格使之適合兩天內一口氣讀完。這本書還是很好的意大利旅游指南。不過結局一下"閹"掉那么多人真讓人菊花一緊。


地獄

3、勞倫斯·戈德斯通:《天文學家》,以歐洲宗教改革時期為背景,以哥白尼地心說為主線的小說,前半部分懸念設置不錯,后半部分卻略有趕的感覺,個人覺得若"拯救哥白尼"部分作者能再鋪開些,設置多些緊張情節更添氣氛。作者對16世紀巴黎的描寫頗細致,很有情境感。


天文學家

4、森林鹿:《唐朝穿越指南》,這是一本看得各種歡樂的書。作者戲謔中把坊市制度,錢帛兼用等唐代基本史實給科普了,難得的是語言輕松幽默,敘事不雜亂,確是歷史普及的成功之作。穿越有風險,入行須謹慎哉!


唐朝穿越指南

5、比爾·布萊森:《萬物簡史》,算是又一本被@安迪斯晨風 安利的書,但非常精彩,作者將科普與科技史互揉,完美契合,中有大量八卦異聞,既有知識性,又有可讀性,正如書中所說,讀完才知每個生命的珍貴。


萬物簡史

6、顧爺:《小顧聊繪畫》,這本書確實有沉迷效果,但只用了一下午就翻完了,藝術界的八卦確實又好看又好玩,加上對畫作欣賞總有些比較專業角度的解讀,就我這藝術盲來說看得很有感覺,也勾起了刷畫展的欲望。


小顧聊繪畫

7、克利斯托夫·赫伯特:《美第奇家族興亡史》,從某種層面說這是本不錯的書,對美第奇家族的人物關系梳理頗清晰,讀來不亂,書末還另附書中提到的建筑雕塑的相關介紹,只是有時翻譯真讓人撓心。


美第奇家族興亡史

8、愛德華·多爾尼克:《是名畫總會被偷的》,應該是@冰糖狐貍桑 安利的書。全書以《吶喊》被盜案為主線,插述了眾多藝術品被盜案的經過。書中描述的挪威國家美術館、盧浮宮、加德納博物館等竊案就是活生生的博物館安保反面教材。


是名畫總會被偷的

9、C.W.策拉姆:《神祇、陵墓與學者----考古學傳奇》,一本頗有趣味的考古學普及讀物,講述了西方考古學的發展過程,涵蓋了行內各種軼聞趣事,從人生贏家施里曼,到圖坦卡蒙詛咒的辯駁,到巴別塔的探索,到瑪雅文明的溯源。每個紀實都充滿傳奇色彩又不失科學性。令人對古代文明油然而生向往之心。


神祇、陵墓與學者----考古學傳奇

10、尼爾·麥格雷戈《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用100件文物闡述世界史,或許只有大英博物館這樣全世界"搜括"才能做到。當然也給了我們一個機會一窺館藏。有些文物,特別是些東方文物的解讀略偏頗,如將乾隆考證古物之舉聯系為"東方啟蒙運動"。亦有許多"不起眼"的文物頗值得注意。


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

11、杉山正明:《游牧民的世界史》,似乎還是譯作《游牧民所見的世界史》更妥,在書中作者提出了“歐亞世界史”的大局史觀和對游牧民歷史及蒙元帝國歷史需再認識的觀點,其觀點并不一定要全盤接受,但頗值得思考和借鑒。在本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杉山先生在書中認為絲綢之路是一種“幻想”(P6-7),在今天眾多考古發掘史料支持的基礎上,這一觀點顯然值得商榷。另外,他在一些細節上也出現了部分失誤,比如他將唐高宗形容為“如同影子般極其單薄的存在”(P137),這些可以說是本書的小小缺憾。


游牧民的世界史

12、宮崎正勝:《航海圖的世界史》,通過航海圖的變遷概述世界史,角度新穎,作者將世界分為第一世界(歐亞非大陸),第二世界(新大陸),第三世界(太平洋),分而論述其發現過程,并闡述人類"世界認識觀"之形成過程。人類在砂糖,胡椒,黃金,土地,知識等動力下不懈探索,才有今日之全球化。


航海圖的世界史

13、趙愷:《軍國兇獸——一口氣讀完日本戰史》,雖然作為一本日本戰爭通史來說限于篇幅,許多地方略簡略,但作者在許多地方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見解,尤其是甲午部分分析有理有據,耳目一新,只是可惜沒有作者最擅長的日俄戰爭部分。


軍國兇獸——一口氣讀完日本戰史

14、查爾斯·曼恩:《1491前哥倫布時代美洲啟示錄》。本書更像"學術成果集",作者本意在破除"霍姆伯格之誤"——印第安為文化落后之原始文明,就印第安人的來源、人口、農業、文字、制度、與自然關系等列舉考古與研究成果,爭議處列出各方意見,行文流暢,足資參考。


1491前哥倫布時代美洲啟示錄

15、宮崎正勝:《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飲食史》,一本有意思的著作,作者由人類史上三次飲食革命——農耕畜牧出現,航海時代,工業革命入手,闡述餐桌的變遷史,間雜許多冷知識:如阿里巴巴為何以芝麻為開門碼,豬肉如何成為測謊機等,讀來妙趣橫生。


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飲食史

16、侯仁之:《北平歷史地理》,其研究方法超越單純考據某物當在今某處之窠臼,于城市整體規劃,地形地勢,水利工程,人口分布等皆考據甚詳,尤其是論證北京由邊防重鎮發展為皇朝之都之緣由,有理有據,且圖文并茂,研究方法可謂典范。


北平歷史地理

17、夢枕貘:《陰陽師》,夢枕貘擅長小品,偶爾如馬丁一樣下手狠辣,血濺三尺,偶爾獵奇之余又挺溫馨。最喜《朧夜叉姬》,幾條看似不相干的支線慢慢抽絲剝繭逐漸會合,牽出平將門之亂的歷史背景,讀來有推理味。


陰陽師

18、J.K·羅琳《布谷鳥的呼喚》,個人覺得是本中規中矩的推理小說,雖因結局出人意料而出彩,但其過程略冗長,可能再簡化一些人物關系,去除一些分線劇情會更精彩,JK羅琳的嘗試值得鼓勵,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確實不俗。


布谷鳥的呼喚

19、斯蒂文·朗西曼:《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作者以生動而寫實的語言描述1453年這一改變歷史的圍城戰中發生的種種:東西教會的內訌、西歐的漠然與震驚、拜占庭的衰落、蘇丹的專斷與帕夏的心機,作者認為這種種"偶然"匯成了"必然",譯者的考證亦頗具良心。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20、堺雅人:《文·堺雅人》,雅人叔的隨筆集真心是本能讓人放松的書,其中眾多雅人叔在演出時的所思所得,有些是人生哲理,啟人深思,更多的是大開腦洞,讓人會心一笑,看完合上書想想,其實每個人生活工作都有有意思的事兒呢,時不時如雅人叔一樣記下來也不錯的樣子。


文·堺雅人

21、羅杰·克勞利:《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相比朗西曼的著作,本書在戰爭過程本身著墨更多,語言更生動活潑,主線更為明晰,可與朗西曼的著作參照閱讀。兩書共同特點是都將這場戰役放到了大背景下:東西教會之爭,土耳其人的動機,科技發展,地中海的商業糾葛等,都是理解此戰不可不知的元素。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

22、羅杰·克勞利:《海洋帝國:地中海大決戰》,講述從羅德島之戰到勒班陀海戰這一段地中海決戰的歷史殊為不易,涉及的地域廣闊,涉及的勢力繁多,涉及的人物又各有特點,難得作者將這些線索理得非常清晰。同時,作者不斷向我們揭示了歷史發展對于奧斯曼帝國與基督教世界之間的博弈產生的巨大影響,包括新大陸的發現、宗教改革的興起、火藥武器的飛速進步,近代戰爭模式的逐漸形成等,都對地中海的局勢產生著微妙的變化,奧斯曼帝國的戰爭機器逐漸變得不再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海洋帝國:地中海大決戰

展覽清單:
1、吳哥國家博物館:吳哥窟這個近千年前的工匠用木頭滾,用象拉,將笨重的石塊從遠處運至這里,打磨,堆砌,建成的奇跡,可以說是今年最大的一次收獲。而吳哥國家博物館是今年最獨特的一次觀展體驗,這是一個各種石雕像的藝術殿堂,帶著中文講解器細細逛了兩個小時,真心震撼,它的布展十分貼近,無玻璃阻擋近距離欣賞的感覺真好。


吳哥國家博物館

2、柬埔寨戰爭博物館:柬埔寨唯一一家戰爭博物館,很偏辟頗不好找,叢林中展陳著戰爭時使用的直升機,坦克、火箭炮、溜彈炮等,有戰爭墳場的感覺,還陳列有大批內戰時代與地雷清除時的老照片。布展和文物保護很沒有上心的感覺。


柬埔寨戰爭博物館

3、浙江博物館"守望千年"唐宋元書畫珍品特展,排隊近一小時,宋徽宗的草書千字文前駐足良久,真心漂亮,只有剩山圖前圍了太多人,確實擠不進去作罷。趙子昂的字與飲馬圖卷看到飽。不虛此行。


"守望千年"唐宋元書畫珍品特展

4、上海莫奈展,展覽的布局其實很精致,如《睡蓮,1903》掛在獨立的一隅,燈光映照下特有韻味,而那幅兩米高的《睡蓮》掛于中央,與三米的《紫藤》側望,頗震撼。莫奈早年的諷刺漫畫也很有意趣,不虛此行。


上海莫奈展

5、中國茶葉博物館聽秋啜茗——廣東省博物館藏清代茶具展,廣彩外銷瓷,外銷銀茶具,玉制瑪瑙制茶具是比較有特色的三個看點,清中期的瓷器精品也不少。


聽秋啜茗——廣東省博物館藏清代茶具展

6、湖北省博物館飛越歐洲的雄鷹——拿破侖文物特展,展覽的游線非常清晰,通過拿破侖的周邊人物——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姐妹、他的兩任妻子、他的兒子羅馬王、他的手下塔列朗、富歇、繆拉等人與拿破侖之間的關系和互動,以時間順序為軸,將一大批文物有機地組合到展覽中,帶人穿越到拿破侖統治的那個時代,重溫這位歷史名人的功過,其布展手段也獨具匠心。


飛越歐洲的雄鷹——拿破侖文物特展

7、故宮博物館武英殿書畫展,米友仁,沈周,唐寅,文徵明,陸游,八大山人,石濤,金農等諸名家齊聚,一架乾隆御書千字文屏立中央鎮宅,在故宮博物院最容易被忽視的地方看到了故宮博物院最精華的部分。


故宮博物館武英殿書畫展

8、中國國家博物館托爾斯泰展與羅馬巴洛克藝術展:列夫托爾斯泰展的布展以時間為軸,卻不拘泥于時間順序,展覽內容采取“同類歸并”的方式,力求表現托爾斯泰這個多才多藝人物的各面。而羅馬巴洛克藝術展重點在卡拉瓦喬的畫,貝尼尼的雕刻等精美藝術珍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托爾斯泰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