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之歌》黑塞:人之經(jīng)歷都是 見山之為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這樣一路下來,從來如此。但書中道理全懂、父母前輩全都會教一遍,路還是得自己再走一遭。于是乎前人教導(dǎo)多少、也只是在我們走著自己這一遭之時、暮然醒悟而不至誤太深;我們走完,再教導(dǎo)后來人時,也得有個預(yù)感他們在此時此地會如我們當(dāng)年一樣不會聽、經(jīng)歷了就懂了。悉達(dá)多之于兒子如是,佛陀之于悉達(dá)多必須也如是吧。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shù)》 波西格:不復(fù)雜,理性與感性的理解方式不同。不過依于天性去理解還是少看了教育的作用,我傾向于了解世界上有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學(xué)習(xí)方式,然后依自己長短去取舍。)
《依存與自立》黑川雅之
《味道-第一宗罪 》梁文道
《山河歲月》胡蘭成
《我們這里是精神病院》小安:一場夢,精神病人在某方面,真是張揚自信得讓人羨慕、又可愛單純得讓人憐憫。
《在音樂與社會中探尋》阿拉·古茲利米安
《超譯尼采》
《浮生六記》沈復(fù)
《死在這里也不錯》馬家輝
《瞎三話四集》吳魯芹
《余年集》吳魯芹
《暮云集》吳魯芹
《徒然草》吉田兼好
《方丈記》鴨長明
《初見即別離》張亞東
《直到長出青苔》杉本博司
《閑愁萬種》胡蘭成
《今生今世》胡蘭成
《禪是一枝花》胡蘭成
《我們在此相遇》約翰·伯格
《每一次相遇都是奇跡》吳淡如
《退步集續(xù)篇》陳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