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由中國國學研究會、北京五岳魂文化機構共同舉辦了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中國詩書畫大賽落下帷幕。王銀祥創作的國畫作品《孔子回轅》榮獲孔國際子藝術金像獎,并將入選《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中國詩書畫集》。
? ? ? ? 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中國詩書畫大賽共收到7200余人兩萬多件參賽作品。經過公開公正評審選出2565名藝術家的作品入圍。從中評出65名金獎,80名銀獎,100名銅獎,優秀獎等650名。
? ? ? ? 博平(山東茌平縣)城北6公里處三教堂村,現保存有一塊清代石碑,正面有五個二十公分見方的大字“孔子回轅處”,楷書陰文,上款刻有“大清乾隆十三戊辰夏季吉日重立”,下款沒有立碑者署名,因年久損壞無法辨認。
石碑的尺寸170×67×19厘米。說起這通碑的來歷要追溯到公元前492年,孔子周游列國,推行他的安邦治國之策。在衛國碰了壁,便準備渡河西去,拜見晉大夫趙簡子。他和眾弟子到了博平古黃河渡口,忽然聽說晉國賢大夫竇鳴犢、舜華被趙簡子殺死了。孔子臨河長嘆“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子貢向前,問老師說的是什么意思。孔子說,竇、舜二人是晉國的賢大夫,趙簡子沒得志時,靠他倆的幫助才官居要職,掌握大權。但他得勢之后,去將二人殺死。我聽說,如果剖腹以殺胎中之嬰,麟麒就不會到他管轄的地方去住;如果打盡水中之魚,蛟龍就不會游向他的池沼;如果毀壞卵巢鳥蛋,鳳凰就不會在那里的天空中飛翔。為什么?就是因為都厭惡傷害它的啊!鳥獸對于不道義的行為尚知避而遠之,何況我孔丘呢?于是回轅而去,帶弟子返回家鄉陬邑,并作《陬操》歌以哀之。可調為“秋水衍兮風揚波,舟楫顛倒兮更相加,歸來歸來兮為斯!
王銀祥,號貓耳洞人;生于聊城,現居北京;1984年入伍,1985年參加老山對越防御作戰;畢業于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先后深造于山東藝術學院國畫研究生班、中國美術家協會國畫高研班、北京榮寶齋畫院名家工作室、清華大學國畫高研班;多年研習石濤、八大山人,受教于劉大為、馬海方等國畫名師。現為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水墨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培訓中心特聘畫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聯盟書畫藝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仰山書畫院院長、中國國禮書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