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經(jīng)赟

? ? ? ? 當你知道了之后,就會自然的去行動。如果你只是知道,卻又做不到,這就是典型的知行不合一。也就是你還是沒有真正的知道。

? ? ? ? 古人分“知與行”為二者,是因為世上有這樣兩種人,一是全不解思惟省察,懵然任意的行事(莽做),二是茫然懸空、費盡腦筋的去思考,卻不肯去做實踐(空想)。

? ? ? ? 所以,把事情想明白之后再去做,這樣才不會犯大的錯誤;行動之后要復盤與總結(jié),這樣才會知道事情的真相,真實的全貌。

? ? ? ? 那么,又該如何去做到知與行的合一呢?

? ? ? ? 首先,從心里知道到行為上做到,只是知與行的階段,接下來還要真正的合與一。

? ? ? ? 陽明心學的另一條重要理論:知是行之主意,行實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實知之成;已可理會矣!

? ? ? ? 這里其實分為三步。

? ? ? ? 第一步,是知到行,就是理論結(jié)合實際,即知道了就會去做到,并且做成功。也就是說,知是行的指導思想,行是知的展示過程和結(jié)果。

? ? ? ? 第二步,就是這個“合”字。就是把這個過程,完全的融合在一起,要沉浸在其中,知曉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步的過程,包括自己的感受與心路歷程。并且整個過程是自然而然的,完全融合在一起。

? ? ? ? 前面說了,思想上的知道是身體行為的開始,而行為的結(jié)果又是思想上知道的成功展現(xiàn)。“知道”指導“做到”的每一個步驟和階段,身體完全的清楚明白,整個人都沉浸于這個過程之中,就是“合”。

? ? ? ? 第三步,由“合”字,到最終的“一”。也就是“知是行之主意,行實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實知之成;已可理會矣!”中的“已可理會矣”

? ? ? ? 我個人認為,這句已可理會矣,并不是簡單的這個道理我已經(jīng)學會了。這個“理”字,就是之前所說的天理,是自然之道。而關(guān)鍵在于“會”這個字,是會面、到達。也就是當你把知識融會貫通,沉浸其中時,就能到達天理的境界。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