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的移動城堡》

宮崎駿的作品堪稱日漫中的清流,《千與千尋》、《龍貓》、《幽靈公主》等作品可謂家喻戶曉。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包含著那樣的深意,其中反對戰爭比較著名的有《起風了》和《哈爾的移動城堡》。

影片主要講述了哈爾與蘇菲的愛情故事,而戰爭背景下的故事總是令人感傷(不禁想起了《假如愛有天意》)。堅守父親裁縫(帽子)店的大姐蘇菲,為去看望許久未見的妹妹而邂逅魔法師哈爾,不料也因此被荒地魔女盯上而失去了美麗的容顏并被詛咒永遠不可以自己說出來。無奈離開的蘇菲機緣巧合遇見了被詛咒而化為稻草人的鄰國王子“菜頭”,并被指引進了哈爾的移動城堡。

長期的相處讓蘇菲深深地愛上了哈爾,深入了解之后想要幫助哈爾解決戰爭問題。哈爾的老師為了避免他和荒地魔女變為惡魔而展開追殺,逃脫之時戰爭也隨之爆發。意外之下,蘇菲回到哈爾的過去并發現了哈爾和運行城堡的惡魔卡爾西法的秘密。卡爾西法本為墜隕流星,消亡前與哈爾達成協議――互生共存,協議的證明就是哈爾的心臟。蘇菲堅持讓心臟回到哈爾的身體,也因此拯救了哈爾和卡爾西法。感謝菜頭的陪伴的親吻也使得菜頭恢復鄰國王子真身并承諾停戰。故事最終以美好結局。

說實話,看完之后感覺并沒有《起風了》那樣對戰爭較為明顯的針對篇幅,倒是哈爾和蘇菲兩人的愛情給人印象有些深刻。令我疑惑的一點是蘇菲的詛咒。為何影片中,蘇菲的形象時而老丑,時而年輕?能夠解開詛咒的究竟是她的自信還是和哈爾的愛情?記憶比較深刻的一處是與巫女莎莉曼的會面。爭執之時蘇菲激動地為哈爾進行辯護,而此時她的形象也恢復到年輕美貌的模樣。是她面對權威而不畏懼的自信勇敢,抑或是她對哈爾深信不疑的愛情?

另一處記憶比較深刻的地方是在哈爾將其帶到他深愛的花園之時的場景。哈爾讓蘇菲進去花園小屋,而此刻被花園美景所震驚的蘇菲是年輕的模樣。哈爾向蘇菲袒露心懷,而蘇菲卻深感不安,覺得進屋后哈爾就會離她而去投入戰爭,因此她拒絕并坦言,自己只是一個又老又丑的女人。正是此刻,她的形象瞬間老化。是對自己外貌的憂慮,抑或是對哈爾告白的遲疑?

值得深究的還有荒地魔女這個人物形象。起初,她是作為一個負面人物出現的,邪惡、自私、貪婪……當她應邀入宮的時候卻因為不慎中了莎莉曼的陷阱而被費去魔力,她似乎也因此成了一個無害的中性人物。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她吃力爬樓梯的時候說道,那是她被放逐多年后第一次受邀回皇宮,所以即使萬分吃力也要很努力地爬上去。這讓人聯想到一個曾經被嘲笑、質疑的年輕人想要經過自己的努力,重新站在那些曾經輕視他的人的面前。這樣理解似乎有了一絲正能量呢!不過負面人物終究不會規規矩矩到影片結尾。在得知卡爾西法就是哈爾的心臟之時,她的貪婪之心又起,一舉奪走了哈爾的心臟,不禁讓人想起“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好在最后被蘇菲所打動,交還了心臟。

另一點個人覺得遺憾的就是哈爾的形象太過女兒化。片中有一段他過度注重自己外貌的描寫,并責令蘇菲動了他的魔法洗發水,甚至自甘墮落,一蹶不振,險些化為膿水而死,讓人覺得好生沒有男子氣概。老人家的《千與千尋》中白龍的形象也是,讓人有些分不清性別。當然這只是個人看法。

說宮崎駿老先生在日漫中鶴立雞群一點都不為過。《千與千尋》中對人性的描述,《哈爾的移動城堡》和《起風了》中對戰爭的反對,《龍貓》和《幽靈公主》中對保護自然的呼吁,每一部作品我都有很認真的欣賞,每一部都那樣地深刻。他的隱退著實令人惋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