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今天天氣很好,我卻很不好。
因為,這個視頻,實在錐心:
前幾天,北京左安門內左安浦園內,一名女子帶著女兒要跳樓。
據說丈夫出軌,三個月未歸,萬般無奈之下,她才選擇了這種方式。
相信你和我一樣,對那個老公的無情并無感,
最揪心的,是那個一個勁兒哭喊 “媽媽,我不要,媽媽,我不想死”的孩子。
不知那個媽媽此刻怎樣,真想和她說:除非你愿意,這個世界,真的沒人傷得了你。
“想讓他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這過分嗎?”過分!
這個媽媽說,老公沒錢沒車沒房,卻跑去找小三,她原諒了他,指望他能回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一個不自立、不靠譜的男人,回家又怎樣,人在心不在,看著,不煩嗎?
退一步說,人回來了,家完整了,就會幸福嗎?
跟一個不愛你、不愛家的人要愛,過分,真的過分,強人所難。
醒醒吧,別把完整當幸福,該放手就放手,有時殘缺也是一種美。
既然死都不怕,為啥不敢好好活?
你的世界不是只有老公,還有孩子,還有父母親朋。
孩子在乎你,求你不要死,你的孝心哪去了,怎么不替父母想,
“身有傷,貽親憂“,你死了,只會親者痛,仇者快,犯得上嗎?
老公沒錢沒車沒房,還找小三,渣男一個,躲都來不及,主動退出,還算有良心,該發好人卡啊,
月入一萬,有車有房還有倆寶,人生贏家好不好?
遇人不淑,看人走眼,罪不至死啊,做錯一道選擇題,卻要拿命糾錯,干嘛和自己較勁?
愛情沒了,還會再來,何況男人沒了,女兒還在啊,可命沒了,一切都over了,這筆帳,腳趾頭都能算過來啊。
求生是本能,放棄生,選擇死,這份勇氣,怎么就不拿來好好活?
挺過去,就有翻篇的可能, 你不勇敢,沒人替你堅強,你不堅強,懦弱給誰看?
最絕望的不是你,是你的孩子。
爸爸生活不自立,不著家,缺少父愛,本就可憐,可還不是最可憐,在中國,缺位爸爸已成常態,不只女孩一個;
100個好爸爸也不如1個堅強的媽,如果媽媽剛強獨立,也差不到哪去,可偏偏,媽媽精神不自立,拽著女兒要跳樓,
全中國的孩子,幾個有這樣的媽?
“媽媽,我不要,媽媽,我不想死”,隨隨便便就要讓人死,殺人犯也不過如此啊,來自親媽的傷害絕對比渣男的傷害大。
媽媽只看到自己的絕望,孩子的絕望,誰懂?
父母是天、是唯一,天塌了,孩子怎么辦?
小小年紀,這番遭遇,未來會怎樣,想想就心痛…….
人不自傷,誰人傷之?
《莊子》中有一則故事,大意這樣:
在一個煙霧彌漫的早晨,有一個人劃著船逆流而上。突然之間,他看見一只小船順流直沖向他。
眼看小船就要撞上他的船,他高聲大叫:小心!小心!
但船還是直接撞了上來,他的船幾乎就要沉了。
于是他暴跳如雷,開始向對方怒吼,口無遮攔地謾罵。但是當他仔細一瞧,發現是條空船,于是氣也就消了。
如果你被樓上的人灑了一身水,你很可能大聲叫喊,甚至大罵,
如果忽然下雨把你淋濕,哪怕你是個脾氣不好的人,也不會大發雷霆。
很多時候,事情本身不會傷害你,傷害你的,只是你對事情的看法。
對方傷害你,錯在他,不在你,耿耿于懷,只會讓你二次受傷,那又何必?
放過他,就是放過自己。
還是學學奧馬巴媽媽蘇托羅吧:
18歲生下奧巴馬,老奧巴馬卻拋妻棄子,離開她們,沒盡任何責任,也沒支付贍養費。
看起來,蘇托羅有很多理由怨恨老奧巴馬,可她卻沒有。
不但不說他的壞話,說的還都是優點。
蘇托羅對奧巴馬說:你爸爸聰明,幽默,擅長樂器,有一副好嗓子……這種方式收獲了很好的結果——老奧巴馬的這些優點,奧巴馬都有。
奧巴馬沒因父母離異,因為父親的不負責任而自卑、怨恨,而是樂觀向上,自信負責,最終當上了美國的總統。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帶女兒跳樓的媽媽,以及其它婚戀不如意的人,
對一個人最大的報復,難道不是活好自己嗎?
擦干眼淚,打起精神,
與其乞求別人給你幸福,何不努力做個讓自己幸福的人?
喜歡就點贊,疼愛就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