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大學,經過近十年時間的英語學習歷程,我依然聽不懂英語,無論是聽力考試,還是英文影視劇,我永遠徘徊在那看似美妙的英文聲音之外。
或許我曾經也問過自己,為什么我總是聽不懂,但即使問了也沒有任何作用,結果還是一樣聽不懂。
而如今重新學習英語,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我居然擁有了書中所說的英文聲音的思維。我終于丟棄了那個在腦海中的翻譯過程,直接把英語聲音跟大腦對接起來,而非經過翻譯再傳給大腦。省去了中間的翻譯過程,每一句我聽到的英文,隨著單詞一個個的輸入,整句話自然就理解了,這樣的狀態,給我的英語學習帶來了巨大的動力,而這種動力也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正是因為這種思維的快速獲取,我明白了,我真的可以學會英語,而未來的目標也一定可以實現。
一個月時間,其實我就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聽《冰雪奇緣》。所有的業余時間我都在聽,無論是上下班的路上,還是在做飯甚至是吃飯的時候,都不曾間斷過。這些業余時間加起來,一天至少有三四個小時可以拿來聽英文,而只聽這一部電影,沒有換過其他的材料,主要來自于對“可理解輸入”這個概念的深刻理解。
其實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我下載了四五部英文電影,換著聽,聽了幾天后,我發現不對勁呀,這么多生詞,我得聽到什么時候才能變成可理解輸入呢,如果達不到可理解輸入,那么我豈不是在浪費時間嗎。而事實上,我已經感受到了進步,因為哪怕不知道含義但我已經能聽出每一個獨立的單詞了,而不像剛開始那樣,所有的聲音都堆在一起,一股腦的涌進來,我只能聽出一句話開始了,一句話結束了,僅此而已。
有了上面的思考后,我的目標變成了可理解輸入,而所謂的可理解輸入是輸入內容至少要到達70%以上的理解水平才可以。因此我對比了當時聽的幾部電影,只留下了《冰雪奇緣》這一部,相對來說,他的內容稍微簡單些,聲音也比較純,沒有那么多的干擾。
為了搞懂這部電影,我把整部臺詞下載下來,然后開始研究。雖然電影本身很簡單,但是對于當時的我來說還是相當難的,因為我的單詞量已經接近零了,而腦海里剩下只有he,she,of等再簡單不過的單詞了。
我差不多用了10天的時間才把整部臺詞過了一遍,沒錯,只是過了一遍,也就是說跟那些生詞打了個招呼而已。我并沒有去背誦其中的任何一個單詞,只是靠后期聽的時候,不斷的輸入,后來當我完全聽懂了之后,這些生詞居然被我一網打盡了。
這個經歷不僅讓我收獲了英文聲音的思維,更讓我收獲了第一批大量的單詞,因此,他給我后期的單詞學習埋下了深深的伏筆,而結果是,到現在為止,學習英語6個多月了,我沒有背過任何一個單詞,只是通過不斷的閱讀輸入,以及聽力輸入,我的單詞量已經突破8000,而這個數據,其實是可以更高的,如果當初我堅持按照獲取英文聲音思維的方式來學習的話。
到目前為止,6個月的學習時間,真正高效的學習卻是第一個月以及第6個月,中間那4個月我都在進行各種探索,因為我一直想尋找一條更高效的路,可事實證明,我所有的探索都以失敗告終,最終,又回到了最初開始的地方。
現在想想,當初從零開始,一個月時間我可以收獲英文聲音的思維,那么每個人其實都可以做到,無論你的基礎是零,還是比零好一些,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學習理念以及合理的學習方法。
此刻想起那近十年的英語學習歷程,難免感慨;但看看現在這6個月的學習效果,又是激動不已;未來我會走的很遠,也相信會有更多人一起同行,祝我們好運!
我建了一個英語學習群“英語天天學”,方便大家一起學習,相互監督,共同進步,需要入群的朋友,點擊這篇文章英語不同階段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