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你的孩子也許不能理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但是你能!
暑假,6月底就考完試了,
接下來將要度過7月8月兩個月的大好日子,如果能合理利用,那開學會讓多少同學和老師產生刮目相看的贊嘆呀。
甚歡!
抓緊哦。
~~~~~~~~~~~~~~~~~~~~~~
暑假生活之千姿百態
剛開始,還沒有放假的時候,我們想象的畫面是這樣的:
孩子每天7:00點起床,讀書!做作業!電視是不能看的,如果老人帶孩子的話,也不能坐那里看電視,作業做完,看書練琴,再跳繩。所有的項目按照to do list 執行。
下午送去培訓班或補習班
(當看別人家的孩子都學,自己家倘若不學是不是會落后呢?不能落后,得學!)
晚上回到家,繼續強化練習。
練習題做完休息一下,看半個小時課外書,
9:00點熄燈,睡覺。
~~~~~~~~~~~~~~~~~~~~~~
真正到了暑假的時候,
我們的場面卻是這樣的:
我們想終于放假了,讓孩子先好好休息一下吧,
自己也可以跟著不必早起啦,于是,開著電視,吃著零食,說好的跳繩呢?說好的作業呢?時間早,再等等唄。
于是,一等就等到了午飯時間,
還好,幸好給孩子報了補習班/培訓班,不至于因荒廢時間而太內疚,送去補習班/培訓班,讓孩子好好提高提高,也不管不顧孩子樂意不樂意,聽懂沒聽懂,
總之,路上,是不會和孩子討論任一題目,討論到神采飛揚,吐沫星子滿天飛的局面的。
因為,為娘么并未陪孩子進教室聽課,為娘在孩子上課的時候要么和其他的媽媽一起8卦,要么和其他的媽媽一起刷手機,偶爾興致昂揚的高品質談話,話題無非涉及哪哪哪條街上新開了家千味涮,哪哪哪條街上新開了家綠茶。
咳,成年人就是太太太僵硬固化的靈魂,限制了太太太多妙趣橫生的生活學習創意空間。
我們的生活一切皆嚼蠟般無趣、沒勁。目光不遠不近,只會緊盯著鄰居家小朋友,人家吃啥啦咱也去,人家報啥班了咱也去。永遠不問自己真正喜愛的,只是跟風。
如果一開始開啟的就是這種模式,那基本上定格了這個暑假的格調流于俗務,到最后十有八九都是陷入了補習作業玩游戲,晚睡晚起的僵局。
還有一部分大點的孩子,暑假生活可能會被爺爺奶奶收留,回老家住,吃新鮮的蔬果,爺爺奶奶做的好吃飯菜,重點的學習寫作業等部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都交代得妥妥的。好了,回到爺爺奶奶家,如果是鄉下,那就更要高歌“解放區的天是晴朗的天”啦。玩瘋,玩high,玩曬掉一層皮。
物質文明豐盛不堪,精神文明呢可能會停留在上世紀70年代。。。。。。
這里,我們可以粗略總結為以下幾種經典暑假:
1) 拘謹型暑假
這個類型的暑假就是還有輔導班要上,其實心也沒擱那。
2)放任自流型暑假
這個類型的暑假就是解放區的天,凡事由著性子來。想睡到幾點到幾點,想吃多少零食吃多少,想玩啥游戲就玩啥游戲。
3)糾結型暑假
又想學又想玩,既想外出度假,又想在家避暑。在家前日好,出門萬事難。想了一個暑假,大人也沒想明白,孩子就開學了。
4)戰斗型暑假
把孩子當敵人,密切關注敵人動向,稍有不聽話,就上綱上線,逮著機會就懲罰。棍棒底下出天才,不打不成器。換我是這個家庭的孩子,我也會相當不服氣,憑什么要聽你家長的啊,你都是為我好,
為我好,你能給我講一段春秋五霸還是戰國七雄,你能用英文給我念《哈利波特》還是《成長的煩惱》么???
5)土豪型暑假
花錢報團帶孩子出國游,出門前不看攻略歷史風土人情等資料,上車睡覺,下車逮娃拍照,就酒店發微信向國內親友團炫耀,去了幾個國家幾個城市心里一概不知道,給孩子一個Ipad,隨便玩啊孩子。
6)索然無味型暑假
把孩子帶公司去,樓不能出,電腦不能碰,坐那一個詞寫幾遍,好好學習,孩子對什么感到好奇,一概不解釋,讓孩子安靜不說話,孩子問為什么呀,回答總是不為什么!
這個暑假,家長該扮演什么角色?
如何安排好孩子的暑期生活呢?怎樣的假期即助力于孩子成長又充滿歡樂呢?
在孩子還不完全了解自己和視野的時候,找到并啟動“真愛”的種子,激發夢想的源泉,實現人生理想。什么樣的“真愛”呢?自己真心喜愛的,感到興奮的。人生就綻放天賦之光,踏上喜悅之道!
PS:? 你們的暑假安排好了嗎?
快來告訴我~~~~
一起開啟2017“真愛”之旅!
睿承天地
讓這個夏天開啟“真愛”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