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看起來努力

上學時,總會遇到這樣一位同學:上課從不交頭接耳,下課認真看書,作業工整,從不缺課,卻成績平平。工作后,總會看到這樣一個同事,每天第一個打卡,加班到深夜,業績卻乏善可陳。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有時候,我們都會被自己的努力感動。可是為什么明明這么努力,卻還是沒有太大收獲呢?

同等的學習量,別人利用空閑時間就可以完成,你卻下班學、晚上學,甚至學習到深夜。你每天都很努力,懷揣夢想,期望美夢成真,可是美夢一次次的破碎。

有人說,越努力,越幸運。很多雞湯文會告訴我們,不要急,要相信時間,沒有量的積累哪會有質的飛躍呢?可你感受到卻是滿滿的挫敗感。

你深信暢銷書《異類》中格拉德威爾說的一萬小時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并非是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煉,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一萬小時定律讓你怦然心動、熱血沸騰,如同吃了一劑定心丸般篤信:只要練習1萬小時,就有成為該領域內領先者的希望,平凡的人生就會逆襲。

然鵝,真相是,『從來就不存在1萬小時定律』。它僅僅是暢銷書作家研究心理學時一次不太嚴謹的演繹而已。

因為練習的成果并不與時間呈正相關。如果只是留于勤奮的表象,你可能只能做一個資深新手。

專家和資深新手之間的努力,差別在于,專家一直在做有針對性、有技巧的刻意練習,而新手只是機械反復訓練,缺乏思考,所以一直停留在當前水平。

圖片發自簡書App

刻意練習

1、明確目的

身邊有許多人,無時無刻都在學習,積極參加時間管理的課程,效率卻沒提高,每天看書,也沒見有什么輸出。信息大爆炸時代,毫無目的和針對性的學習,遲早會被信息的洪流淹沒。許多時候,為什么學,比學什么更重要。畢竟學習的過程很苦,如果沒有動機,沒有一個明確的愿景,很難發揮自己的意志,去克服困難。

不過剛開始進入一個領域時,可能很難一開始就有清晰的愿景和規劃,所以不妨在這個領域選擇一個可追隨的榜樣,這個榜樣最好是現實生活中可接近的,或者是他的經歷、成就是你通過努力有可能達到的,因為如果離得太遠,可參考的價值就會受影響。

圖片發自簡書App

2、難度適中

如果我們一直呆在舒適區,即便每天很努力,除了感動自己外,對整體能力的提升并不會有太大幫助。所以刻意練習時,要設立一個具體、可量化的進階計劃,每一個計劃對于現階段而言是有一定困難的,但這個困難你完全是可以克服的,如果難度太大,反而會挫傷自信,不利于整體目標和能力的提升。

3、足夠多的次數

即便是天才,也不能否定熟能生巧的意義,不難發現,優秀的人總是會花更多時間在練習上。我們的大腦偏愛穩定的結構,當我們走出舒適區后,大部分的細胞就會處于異常狀態,我們的身體和大腦都會因為平衡被破化后,做出一些不適應的反應,所以在剛開始時,你會有不舒服、想放棄的念頭。但如果你練習次數足夠多,大腦中某些神經元的用途就會發生改變,從而幫助你達成目標。

圖片發自簡書App

4、反饋、糾錯

老師會通過考試的形式來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企業會根據用戶反饋來不斷迭代更新產品和服務,作家會通過讀者的痛點和需求來寫爆款。無論是考試、產品迭代,還是讀者視角,都能起到檢驗、糾錯的效果,在刻意練習中,當然也不能少了反饋的環節!通過自省和外界提醒,意識到自己的弱點在哪里,便可以適當地轉變關注焦點,并運用新的方法來彌補那些弱點。這樣才能離目標更近一點。

人生沒有捷徑,刻意練習雖然會讓你感到阻力,可一旦披荊斬棘后,當你的水平超過行業的整體標準時,就能靜靜地享受時間帶來的復利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青春就是不停地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戰斗。” 1 高中的時候,我喜歡上了玄幻和網游小說。 父母親人遠在千里之外,讓我...
    墨然無聲閱讀 321評論 0 0
  • 任何沒有計劃的學習,都只是作秀而已,任何沒有走心的努力,都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李尚龍 首先,很感謝你能點開這篇文...
    口述筆錄閱讀 178評論 0 1
  • 01 有一次,室友讓我幫她代一下家教輔導課,一個初二的男生。室友本來是請假的,本周有二學歷考試,沒有時間。然后家長...
    慢姑娘fighting閱讀 235評論 4 3
  • 2017年6月6日,這真是讓我刻骨銘心的一天,也是我公招考試成績出來的一天,同時也是檢驗我努力了一個月見成效的日子...
    marinayu閱讀 346評論 1 1
  • ‘最近忙嗎?’ ‘好忙,連續好幾周都在加班。’ ‘忙著挺好的,充實。不像我,整天虛度時光。’ 如果光聽...
    妖怪在流浪閱讀 36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