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秋天,就如一個姍姍來遲的小姑娘,總是讓人著急地等待;廣州的秋天,也像一位神秘多姿的仙女,總是讓人著迷至今。在9月10日這個特別的日子里迎來了教師節,同時,廣州育心明德之家的家人們迎來了第147期親子戶外讀經活動。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是孩子最親密的“伙伴”,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對象。 不管取得多么值得驕傲的成就,都應該飲水思源,應當記住自己的老師為你的成長播下最初的種子。祝老師們節日快樂!
廣州的秋天來的比較晚,十月中旬的廣州依然帶有夏天的熱氣,我們趕到活動地點時,已是汗流浹背啦,有有和媽媽早已到達,兩個小朋友相見如故,你追我跑玩樂中等待其他家人的到來。
今天的活動來了五個家庭,四個小朋友,分別是:有有和有有媽、牛牛和牛牛媽、琪琪和琪琪媽、楊老師、萌萌和萌萌媽。
有有和牛哥一見面,就很興奮地一起翻看明德之家潛龍自牧畫冊,兩個人都在畫冊上找到自己,開心極了。
本次的主持是主動請纓的琪琪媽,琪琪媽今天特意穿了一席素色的旗袍裙,美麗又大方。簡單的開場白給我們介紹了“教師節的由來”,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九月芳菲,恩師難忘,感恩人生的每一位老師!感恩人生路上所有的啟蒙者、教導者、栽培者!感恩普天下所有的老師!教師節快樂!
第一個環節:自我介紹。小朋友們落落大方搶麥自我介紹,讓大家互相認識,大朋友們(媽媽們)也不甘落后,以身作則做好榜樣。成功的教育,媽媽應先做出榜樣,正如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婭所說:“家庭教育對媽媽來說,首先是自我教育。”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的模仿源。因此,面對天真的孩子,媽媽要特別重視榜樣對孩子的巨大影響,時時處處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第二個環節:接龍的方式誦讀《大易詩》。在誦讀過程中,只有有有和媽媽脫稿接龍,其他小朋友和媽媽還未達到脫稿。上周主持人布置的家庭作業,家長每天誦讀《大易詩》一遍,盡量做到這周能夠脫稿背誦,本周大家堅持的不錯,每天在微信群里打卡,雖然今天有些家人還不能脫稿,相信接下來的日子里,只要我們堅持,必定可以做到脫稿而出。
第三個環節:誦讀《易經》。當主持人說:“今天的內容分別由三個小朋友來領讀,請問誰來領讀《易經》第一部分?”話音剛落,萌萌小朋友搶到頭麥,其他沒搶到頭麥的小朋友有點小失望,沒關系,好戲在后頭。
萌萌小朋友口齒清晰、聲音洪亮地領讀中
接下來有有小朋友領讀第二部分,有有雖然還沒上學,因為每天的堅持誦讀經典,認識不少字寶寶,領讀的過程中大部分都是自己領讀,不用媽媽的幫助,讀經的好處在有有小朋友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有有小朋友專心致志、字正腔圓地領讀中
剩下的內容由小朋友當中的大哥哥——牛牛小朋友領讀。三年級的牛牛哥哥是大家的榜樣,領讀時,中氣十足且非常熟練,下面的小朋友個個表現的非常棒。
第二樣經典是《老子》,還是由小朋友毛遂自薦來領讀,有有和牛牛小朋友你推我讓,最后又被萌萌小朋友搶到麥啦,嘿嘿,“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哈哈……萌萌小朋友今天表現非常積極,由先前的羞澀到后來蠢蠢欲動,主動上前搶麥領讀,孩子想表現的欲望被激發了。
小朋友們最喜歡的《三字經》誦讀時,每個小朋友踴躍搶麥,我們的小公舉琪琪也躍躍欲試。《三字經》內容淺顯易懂,語言靈活,行文流暢,讀起來朗朗上口。從小讓孩子學習經典,可見孩子們都非常喜歡,說孩子不喜歡經典,那是我們成人自己的思維,因為《易經》早已告訴我們“蒙以養正,圣功也”。
這是我們可愛的小公舉琪琪小朋友,今天三歲的琪琪小朋友剛開始有點鬧情緒,媽媽的淡定讓琪琪小朋友后來也融入活動當中,主動幫媽媽拿麥,讓媽媽領讀。琪琪小朋友從剛開始的拒絕、哭鬧到終于突破自己能安靜地坐在媽媽旁邊聽大家誦讀經典,時不時跟讀幾句。《大學》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媽媽的“定”則是孩子“靜”的良藥。
今天的活動中,來了一位特別的嘉賓,就是我們名副其實的人民教師楊老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為某些原因楊老師來到活動現場,正是擇日不如撞日,看看我們睿智的楊老師讀的多認真,多專注。
“學不可以已”、“人生如蓮,三度修煉”,老師從自身做起,不斷地讀書學習,做好榜樣,讓自己充滿正能量,點亮學生心中的希望之燈。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的“大人”。而在孩子“弱而能言”“幼而徇齊”的成長關鍵期,經典浸潤的作用至關重要。
經典誦讀環節結束后,今天牛牛小朋友現場即興給大家表演才藝——折千紙鶴,給牛牛媽一個大大的驚喜呀!正好今天我帶了一些折紙,本考慮到今天教師節特殊的日子,打算教小朋友折愛心送給自己的家長的,沒想到牛牛哥見到折紙就喜愛有加、 不覺技癢,那就讓牛牛哥大顯身手吧。
我們的“小老師”牛牛哥哥耐心地教大家折千紙鶴,一步一步地講解、示范,表達清楚、操作熟練,真可謂手工制作高手呀,讓在場的每一個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學會折千紙鶴。你瞧——我們的牛牛哥多認真多仔細,小弟弟小妹妹們也全神貫注地緊跟“小老師”……
手工活動結束后,各位小朋友紛紛拿出自己的食物同小朋友分享,讀著高能量的書,品嘗著百家的食品,真可謂樂哉,美哉!活動中孩子們都踴躍的投入到各個環節當中,在場的每位家長都專心致志的感受活動的每個瞬間。
易經曰:蒙以養正,圣功也!弟子規曰: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教育就是符合人性的教育,是秉乘天地之性的教育,什么傳統、什么國學、什么現代教育,通通囊括其中。圣人先哲一再強調:德為先,才為輔,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無才是合格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無德無才是廢品。
知識是改變不了命運的,只有智慧才能改變命運。教育在于慎始,兒童潛能是遞減的,今日不開發大智慧,以后就沒有大生計。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讓每個人得到最好的成長,讓每個人的生命變得更強大,讓每個人的品德和智慧走向圓滿,讓每個人的身心靈達到統一和諧,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戶外讀經,我們收獲的何止是智慧,還有風景、歡樂與愛心。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詩云:“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是啊,哪里有付出哪里便有收獲,心在哪里,命就在哪里……
下周日,讓我們繼續經典之約,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