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是我完成“勇氣讀書會”二十一天打卡的第一天,在跟隨互加學習、讀書的這段時間里,我得到吳非老先生的指導陪伴。? ? ? ?
? ? ? 二十一天的堅持努力,二十一天的不曾放棄,為了成就自己無怨無悔的習慣。在吳老師 的陪伴下,讓自己又認識了一些身為教師該有的理想與追求。
? ? ? ? “人不能沒有夢,教師不僅要有職業(yè)自尊,更要有超越一般的誰會理想” 這是我“認識”吳老師的第一句話。而吳老他深知當下“痼疾”難治,卻毅然決然的相信,“如果人人都能獻出一點愛”教育那美好的明天將離我們不遠。在我個人看來,教師也絕非一個普通的職業(yè),僅僅上那么兩節(jié)課,布置一些作業(yè)是遠遠不夠的。它揭示出教師一種光榮的任務,只有樹立教師遠大而崇高的社會理想的同時,才能培養(yǎng)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與接班人,為當下那不理想的現(xiàn)狀,做出自己點點的努力。為此,不僅深思,更應反思。
? ? ? ? 而談及教育的目的,吳老師說的既直白又明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有智慧的人” 他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表達出與古人“為天地立心,為民生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同樣的思想。這是一種若谷的胸懷,更加展現(xiàn)出大家的氣魄。而在我們鄉(xiāng)村當下多數(shù)的教育中,分數(shù)至上,成績一切的教學理念知否與之相背離或者說鄉(xiāng)村教育的時代還沒有到來呢?對此,我也帶來自己的一句話:學習(或者我們現(xiàn)在的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 ? ? ? 但是在吳老師教育目的的后面,還跟著這樣一句話“尊重常識是最重要的智慧,而發(fā)現(xiàn)這一點,往往是中年之后的事了” 這是否能作為人生發(fā)展的不和諧或者說是悲哀呢?一個必須懂得的道理,卻往往在人生的后半生遲遲的到來。這時,前人的鞭策,刻意的練習就顯得尤為重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瞭望世界,將會看的更遠。這也許就是吳老先生作《致青年教師》甘為人梯的初愿吧!
? ? ? “堅持自己的追求,尊重別人的選擇” 這應算作我開始讀書時的初衷吧!在吳老師的書中同樣提到了這樣的話“這是知識分子應當具備的修養(yǎng)”。我記得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確實,業(yè)務的修養(yǎng)更加的體現(xiàn)人格的魅力。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能為自己的工作努力著并甘心付出,但工作外的業(yè)余時間卻千差萬別大不相同。這也是人與人產生差距的最大原因。為此,培養(yǎng)自己一個高尚的志趣,進而用它去影響我們所接觸的學生就變得更加重要,那是教育定會“欣然起敬”吧!
? ? ? ? 靜下心來,回到書中。我又突然想到董卿的一句話“我有詩書藏在心,歲月不曾敗美人”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我們的臉上卻沒有留下光陰的痕跡。讀書,已不僅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更是人們青春永駐的“不老劑”。讀書,使我們內心溫潤如玉,讀書,使我們氣質如華。同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讀多少書,讀哪些書就決定了整個國家的未來與民族的希望。
? ? ? 回過頭來,再次凝望前輩們的背影,不禁感慨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而我們的時代已經到來。讓青年的我們,承載歷史的使命,雖有坦坷,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