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世界開始重整,對Intel最痛的恐怕就是在移動領域的大缺席,如果Intel要在物聯網急起直追,接下來,到底要并購誰,才能做到IntelMobile呢?
自從?軟銀買了ARM?、?Qualcomm 買了 NXP、?ON Semi 買了 Fairchild?,這些動作都在告訴整個信息世界的巨大改變正在發生和重新變革。
公子義每每看到這些新聞都會好奇,我們號稱半導體大國,在這樣的局面下我們是怎樣參與這些變化,或者我們早已領導了世界所以不為所動?
我們確實在PC崛起的時代,跟隨著摩爾定律,從PC到筆電,建立了在半導體世界的領頭羊的地位,而這個領頭羊到了移動世界的初期在整個世界上還擁有重要的位置。但當智能型手機開始顛覆世界,半導體事業也悄悄開始產生質變,可是可能只有少數企業感覺到并且做出了變化。而且我們的半導體技術更多采用外國的技術。
這一、兩年,半導體世界開始重新盤整,從合縱連橫到開始各種并購。幾個巨頭都可以說是為了即將到來的物聯網世界做準備,不管是早已稱雄的聯想、華為,和可以說是這一波智慧手機的大贏家的ARM,到曾經過去的王者Intel,都在想著:當物聯網世界來臨時,自己能夠在這樣的世界扮演怎樣的角色?很多人都在說物聯網是泡沫,這也不無道理,但你有其他的計劃嗎?
幾個世界級的巨頭都在進行各種吞并,以建立自己的勢力和面對未來的能力,半導體產業的好朋友Intel呢?過去靠著Intel和微軟的成功發展齊家,在世界上成功地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也可能是因為電腦非常簡單美好,讓許多公司其實喪失了探索市場的能力,于是當個人電腦市場失靈時,會無所適從,不知道到底該聽哪個新老大的。
事實上,我們來看Intel的歷史,會發現Intel正是因為PC端的巨大成功,掩蓋了他在這成功以外的諸多失敗。從電視、智能手機、平板,只有服務器還能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也因為Intel自己有著龐大的FAB(晶圓廠)產能,不可能單靠服務器在未來養活自家工廠,所以也可以看到現在IntelFAB也正式推出晶圓代工。
現在可以看到Intel進行各種不同的嘗試,探索未來應用、產業的明日之星。但巨頭的好處是有滿手現金,可以任性的買下自己做不好的部分。
Intel去年就大手筆買下Altera,只是買下Altera最有關連的還是在云端相關的應用。對于未來物聯網世界中需要的關鍵部分依然是空白的。可以合理的想象,Intel應該會有些動作,只是到底會是誰被Intel相中呢?
我們大膽的做夢了一下,對Intel最痛的恐怕就是在移動領域的大缺席,必須說,如果試著用x86的架構來做,就算以Intel的能力來做,也會搞得相當痛苦。
許多使用Intel架構的手機,經常出現各種兼容性的問題。某程度是因為價值早已移轉到軟件和網絡上面,能夠支持相對應軟件和網絡硬件平臺的Intel,先前Intel曾經擁有手機通信及應用處理器業務Xscale,卻早在2006年以6億美元賣給Marvell(邁威爾)。
如果說物聯網世界中最大的價值還是在于數據和各種應用,Intel到底要買哪家公司,才能有機會一下子取得足夠多的用戶,并滋養自己的云端事業呢?
這答案大概也呼之欲出,誠如標題所破,來吧!來買下聯發科變成IntelMobile吧!這樣的組合可能將會是合理,并能形成夠強的聯盟,也有機會讓聯發科深入到Intel最重要的核心,實質的在世界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透過聯發科已經出貨數億以上的智能型手機市場,聯合Intel自己已經擁有的IP來與Qualcomm競爭,也補齊了Intel在移動市場上缺席的一塊。還買到一批便宜好用的高端工程師們,這應該是筆好交易!
對于聯發科來說,也可以透過Intel的強大營銷能力來打造在未來移動市場,還有物聯網市場的 INTEL/聯發科 inside的品牌。對于較屬于工程師導向的聯發科來說,若能夠有個好價格跟Intel合并,可以建構更完整的全球營銷通路,并且藉此打入Intel的核心結構,也會讓我們的企業的整個層次再往上一層。
做夢至此,其實很期待看到未來有機會看到聯發科的新價值產生。但到底會不會發生呢?我們也只能靜待其變。
文|公子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