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與#漫步青春#征文活動,作者:陳丹丹,本人承諾,文章內容為原創,且未在其他平臺發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偶爾停下來
最喜歡的聲音便是下課的鈴聲,無論它分貝有多高,音調有多尖,音色有多難聽,卻總是倍受我們學生的喜愛的。但是曾經,那些虎頭虎腦的孩子們卻總是那樣認真,上課的時候,規規矩矩地正襟危坐,老師提個問題,小可愛們就都高舉胖乎乎的小手,等著老師點自己的名。可是那樣的景象與時間的流逝是不成正比的。曾經,我們擅長用好奇的目光來捕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間,有時也會拿支筆記錄下來,然后看著自己的成果,癡癡地笑。可是我們現在的日光里幾乎找不到好奇的痕跡了,歷經了這樣那樣是事后,或許學會了一點出事知道、處事之道,便以敏銳的目光來提防一切陷阱的出現,于是少了一份天真,或許經歷了那些事后,變得麻木。于是神經緊張起來又松懈下去,生活中太多美好、太多幸福都被我們忽視,我們也覺得越來越沒趣了。
高中,課程最繁忙的時候,老師沒有硬性的要求寫日記,而我基本上天天寫日記,一個個花花綠綠的本子,記錄著我的青春,怕爸爸偷看,所以藏在抽屜里或者放在同學那里。現在想起來也是可愛。現在,課程比高中輕松很多,每周能寫一篇完整的日記,越來越難了,字數也是越來越少了,有時候,閑下來想著寫點什么,卻草草收尾。這并非我們惜字如金,只是就像貧瘠的土地長不出嬌嫩的花朵一樣,我們所擁有的好奇、天真早已經被某些東西給扼殺了,于是只剩下一片茫然,抬筆寫不出來什么。翻開以前同學給我寫的信和同學錄,里面的祝福語,字跡標點也不清楚,歪歪倒倒,但是那些幼稚的話真是能叫人懷念,喊著永遠,要永遠不便的友誼。而現在,大多是QQ或者微信的群發消息,冷冰冰的詞語,讓人感覺不到溫暖。
曾經,我們的天藍得沒有一絲雜質,即使有一片烏云飄過,風兒一吹,也就無影無蹤了。于是整天嘻嘻哈哈,瘋啊,趕啊。可是一個個又都變了。人們變得深知人情世故了,曾經的那份稚嫩早已不見。
時間在流逝時總是會帶走許多,也會給予一些,那就是現在和曾經的曾經。偶爾停下來,為生活留一個聆聽心聲的過程。在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中,我們把頭頂湛藍的天空遺忘于城市的喧囂車鳴,失去了人生固有的光彩。我們的心靈可曾感到寂寞與空洞?來看看梭羅吧。那位為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而隱居森林苦耕筆墨的哲學家,在其驚世著作《瓦爾登湖》中說到,當自己迷失于現實社會時,若暫時離開獨自思考,大自然就會指引他新的前進方向。誠然,現世中有太多的無可奈何,把我們的心羈絆于孤憤郁悶中。而偶爾停下,稍事休息,此時的日月卻如同流水,從我們心中一絲絲地過濾,那些雜質被沉淀在過去,而清凈的流水讓我們的未來無限清澈。
偶爾停下來,為生命抹上更富張力的色彩。因為停止和前進的不斷交錯,生命才能承受重責的考驗,更富成熟的厚度。在英國史學家卡萊爾的《法國大革命史》多舛的編篡過程中,手稿曾被竊達三十七次,這非但沒有成為一種沉重的打擊,卻反而為其創作注入了新的力量。他修整卻不懈怠,沉思而不迷頓,在撥云見日之時,終以真正的偉人氣度將巨作呈現。生活的腳步有時也會被阻礙停止,而當我們能品味出其中的收獲時,這番坎坷的經歷必將激勵著我們厚積薄發,以堅韌的性情感受生命的精彩。
沒有誰可以一直沿著小徑向前跑,永不停歇,誰都會累,誰都有可能趴下,給自己一個驛站,給自己一個港灣,給自己一個彼岸。偶爾停下來,我們可以看見血一樣絢爛的夕陽,我們可以靠著大樹席地而坐,我們可以在河口放一個許愿燈,讓它漂流抵達對岸。
一切都在駐足中回放。我們躺在草地上,陽光很刺眼,我們瞇著眼,最后沉沉睡去。仿佛有回到過去,談天說地的時光像流水一樣從指縫間流淌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