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也不斷提升,大家對吃什么、喝什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人們追求的是更健康更安全。
近些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覺醒,人們對飲用過多含糖飲料的危害已有所防備,瓶裝水(bottled water)的銷售量隨之快速增長。在超市的貨架上,你可以看到各種品牌、各種價位(a range of price tags)的瓶裝水,花樣繁多,有蒸餾水、礦泉水、冰川水,不一而足。
二
飲料行業(drinks industry)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產業,大家都知道可口可樂和百事百事可樂這兩大巨頭,他們是全世界飲料行業的巨無霸,每年花費巨資在廣告宣傳(adverts)上。而現在,你也可以在電視、雜志、媒體上看到大量關于各類瓶裝水的廣告,而不只是甜飲料的天下,這是非常顯著的變化。
據說在英國,人們對瓶裝水的熱愛(more popular than )首次超過了對可樂(cola)的偏愛。2016年僅英國銷售的瓶裝水就達到26億升,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a huge amount)。
三
人們減少對含糖飲料的購買,在超市里更多地選擇瓶裝水,這難道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嗎?從健康的角度來說,這當然很好,畢竟喝水要比喝含糖飲料更有益身體(beneficial to health),科學實驗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但是,為什么一定要去喝瓶裝水,而不去喝自來水(tap water)呢?那不是一樣健康而且還很便宜嗎?
在這里,大家就要小心了,不要掉進另一個商家精心編制的陷阱。瓶裝水制造商(drinks manufacturer)絕對不是頭腦簡單的人,他們通過大量的廣告宣傳,使人們相信(persuade people to believe)瓶裝水比自來水更健康,更安全,味道也更好(taste better)。
四
瓶裝水制造商花費了大量的金錢用于廣告投放,誘使人們遠離自來水(scare people off of the tap water )而選擇瓶裝水。可能你還記著一些耳熟能詳的瓶裝水的廣告詞,比如像"農夫山泉有點甜"、"我們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來自高山冰川之水"等等。
廣告商的狂轟亂炸,使你感覺到喝自來水不健康不安全。但實際情況是這樣嗎?讓我們聽一下英國環保組織"海洋之城"創立者娜塔麗的觀點。她說,是瓶裝水生產商創造了對瓶裝水的需求(create the demand),他們促使我們相信瓶裝水更安全,味道更好。而實際上,自來水受到的管制遠遠要(more regulated)比瓶裝水更嚴格。并且在很多的口味測試實驗(taste tests)中,自來水都勝過了瓶裝水(come up trumps)。
五
既然如此,那人們為什么還是會選擇瓶裝水而不是自己去灌點自來水呢?這涉及到消費心理的問題,喝依云礦泉水的人會自認為比喝娃哈哈的要上檔次,更有腔調。有人認為喝昂貴的瓶裝水可彰顯身份,算是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英國有一個品牌的瓶裝水,據說是來自挪威4000年前的冰川水,售價80英鎊,銷量還不錯。
人們喝瓶裝水而不是自來水自有其道理,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從自動售賣機(vending machines )里買一瓶冰水來喝,是多么冰涼爽快(refreshing)啊!在國內有很多地方依靠水箱儲水,有二次污染的問題,其衛生程度令人不敢放心,這也是我們選擇瓶裝水的理由之一。
六
人們更多地喝瓶裝水而不是喝更多的含糖飲料,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但這又帶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飲料瓶子的污染(plastic pollution)。我們要很好地對待我們的地球家園,不能隨處到處亂扔,否則他們會流入海洋,陷入土壤,塑料瓶子很難降解,污染環境,貽害無窮。
所以,建議大家外出時不要隨手丟棄飲料瓶,工作或開會后把喝剩一半的瓶水帶走,把瓶子納入回收的系統。同時,我們還可以選擇自己帶杯子,從而減少對塑料瓶對環境的污染。隨手小行動,關愛地球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