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15年的時候,姑娘生日,我在淘寶店家里,購得一釵子,彼時我尚在成都讀書,店家姐姐看我地址是成都,便高興的和我談起話來,談及她老公工作變動,要調來綿陽,她將隨行,我當時不禁感嘆緣分使然啊,我說我老家便是綿陽,這里很好。后面便也沒有再多討論。
昨日,我忽憶起這位店家姐姐來,便去淘寶一看,地址赫然已是四川綿陽,不禁欣喜,在淘寶里給她留言,今早,這位姐姐加我微信,我一看,果真在綿陽,朋友圈第一個便是和她兩個寶寶登富樂山。
有時候,我們很孤獨的是世界一角,然后,一個念頭,一個動作,或許我們之間就有了聯系,妙極。
2
拖欠很久的論刀篇,今日總算寫完,卻沒有去復習考試科目,心里不安,寫文時卻覺著酣暢,想是交付心里一事而高興吧。
正如我在文中寫到的,中國用刀歷史悠久,也不乏名刀名匠,奈何卻不能如世界名刀系,而反被日本刀后來居上,我之前囫圇吞棗讀《中國文化要義》,讓我對此有一些粗淺的看法,中國傳統文化中,以“禮”治國,講求文治,有“俠以武亂禁”之說,而日本在歷史發展中,尚武精神體現的“武士道”精神,出現大量的民間浪人,或為一則;中國傳統文化中,工匠屬下九流,難以受到普遍的重視,如同中國古代有燦爛的建筑技藝,建造了許多宏偉的宮殿樓宇,然后留名于世的建筑師卻幾乎沒有,同樣的,鑄劍鑄刀師,許多留名的都是春秋戰國時期,難以像日本的如村正等的名家享名于世。
當然,上訴看法只是浮光一念,我尚不及對中國鑄劍的技藝有所了解,也對日本歷史缺乏基本認識。這些都需要后續研究。
同時也使我想到,知識應該是一張復雜的網,許多我們認為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或許只是我們學習到的知識太少,無法讓他們建立聯系。
3
后日考試,我尚有計算機基礎、法律基礎知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未學習,更莫要說復習了。此試想是難以入名。
4
今日邪念雜生,靜字功夫如何求得?我只略知佛家有禪定,道家有坐忘,儒家有靜坐功夫,然具體之法何以,想是還要下一番功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