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次電話聊天中,友人S問我,如果你看到別人正在犯錯,正在走著一條彎路,你會去提醒或勸說Ta嗎?
我冷漠地回答,不。因為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更何況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在裝。大多數人是在撞南墻,內心受挫,感受痛苦時,才意識到自己走的是一條錯誤的路,然后選擇改變。
然后我又用這個問題反問了她。
她的答案比我的更直接:不要剝奪他人成長的機會。
(二)
大學時,學習成績還不錯,偶爾在朋友圈里發一些不太成熟的人生感悟,挺正能量的。
當時 ,一位親戚的孩子還在念高二,成績一般般,親戚挺心慌,害怕孩子考不上好大學,于是在朋友圈里回我:幫忙多教教他吧,你學習不錯,應該有不少經驗,教他少走點彎路吧。
這是家長“病急亂投醫“的心理,甭管什么方法先用再說,況且我自持太年輕,沒資格教別人,于是禮貌地回了一句:相互學習吧。
(三)
還是與友人S的聊天,我把親戚讓我教他孩子的事情拿出來跟她討論,問她,如果找你的是你朋友,你會怎么做?
她這么回答,人生是有階段的,當你能夠看到別人的問題所在,并知道怎么去解決,擺脫現在的困境,說明你的經歷比別人多,你所處的階段比別人高,但這并不意味著,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告訴對方,即使你能很清晰地看到對方在”原地轉圈“地生活。有時候,不說全,不點破,甚至保持沉默,是對別人人生的一種尊重。
回想起來,這幾年自己沒怎么走彎路,不是因為太聰明,而是太保守,太追求穩定,不愿嘗試冒險,因而錯過了很多獨特風景,失去不少走彎路的機會。不過現在醒悟,一切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