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希臘文明的興起
希臘哲學發端于公元前6世紀,終止于公元6世紀,前后一千多年。公元529年,皈依了基督教的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閉了最后一所柏拉圖學園,通常人們以這一年作為希臘哲學終結的標志。
·希臘古典時期
·希臘化時期
·羅馬共和國時期
·羅馬帝國時期
(又稱古希臘羅馬哲學)
民主制度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希臘也是奴隸制,家庭奴隸制。公民是成年男性自由人。
哲學的產生至少應滿足的條件:
·人們開始關注終極關懷的問題
·人們有時間去思考這些問題
·必須有思想的自由的條件
哲學是城邦的女兒。——韋爾南
二、哲學的誕生
人類最早是以神話的方式給出對世界的說明。
命運——必然性——規律
《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 無法逃避的命運
希臘哲學分期:
·前蘇格拉底哲學(早期希臘自然哲學、宇宙生成論)
·雅典哲學
·晚期希臘哲學
西方哲學的第一個概念:本原(arche)arche的含義:開端;主宰
泰勒斯:米利都學派(最早的哲學學派)創始人。
①大地浮在水上(水是萬物的本原);②宇宙充滿了靈魂(萬物有靈)——泰勒斯
赫拉克利特:愛菲斯學派創始人。火是萬物的本原。更強調一切都在變化之中。但是變化是有規律的。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赫拉克利特
一切皆流,無物常駐
Logos:少數無法漢譯的哲學術語。→Logic(邏輯)
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克拉底魯(赫拉克利特的學生)
三、早期自然哲學
早期自然哲學的局限:
·缺乏自然科學的支持。
·建立在經驗觀察的基礎上。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無窮后退不可能。
所以早期自然哲學注定衰落。
四、本體論的轉向
畢達哥拉斯學派:最早探討美的本質的學派。
宇宙萬物的本原是數。——畢達哥拉斯
愛利亞學派:早期希臘哲學最重要的哲學流派。
赫拉克利特強調流變,巴門尼德(愛利亞學派代表人物)強調我們要認識的對象是不動不變的。
存在是西方哲學的核心概念。“存在”的提出有西方語言的必然性
形而上學不僅指與辯證法相對的一種思維方式,也指西方哲學的一個核心部門。和本體論是同義語。
巴門尼德的貢獻:
·確定了形而上學的研究對象
·確定了思辨哲學的一個基本公式: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
·在哲學中開始了推理論證
區分了意見之路和真理之路。
附:作業題及答案
希臘哲學的開始時間是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六世紀。
兩千多年來西方哲學家們的理想是使哲學成為一切科學的基礎。
哲學是為意識形態服務的工具。(√)
哲學存在于哲學史中,不存在于某一個具體的教科書之中。(√)
巴門尼德提出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哲學問題有這樣的問題——我找不到出路”,是維特根斯坦說的。
人們開始關注終極關懷問題是哲學產生的條件。(√)
古羅馬對哲學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不屬于巴門尼德觀點的是我們的感官認知是可靠的。
《俄狄浦斯》是索福克勒斯的著作。
亞里士多德是形而上學的奠基者和開創者。(×)
以泰勒斯、赫拉克利特為代表的早期自然哲學的發展,是建立在古典自然科學高度發展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