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問題在于關注的事情太多

1

文/清悠1202

我的朋友是一位非常忙碌的人,她關注股票,玩轉各個APP軟件,看手機小說,八卦各種新聞資訊,經常光臨購物網站,自己縫改衣服,修理東西,囤積大量物品,帶孩子,忙工作。誰要是缺個什么工具,總能從她那里找得到。

你也許會說,這個人真是考慮周全,面面俱到。可是事實情況是什么呢?她的生活簡直一團糟糕。

每次看到打折商品她都有買的沖動,幾乎每天都有人給她送快遞,結果買了一堆沒用的或者極少使用的東西,并且花的錢比有需求的時候更多。有時還要花大把的時間去把不合適的東西退掉。

因為她有太多的事情要做,這便練就了她一心幾用的習慣。她經常邊吃飯邊看手機小說,有時候在相對正式的場合也是如此,給人造成了一種不尊重他人的印象。并且,受她的影響,孩子也養成了邊吃飯邊看手機的習慣。

家里因為購買的、堆積的東西實在太多,經常擺滿整個客廳,顯得非常凌亂。

別人無意間說了一句她不喜歡聽的話,她會在心里記很長時間。上樓梯有人不小心撞了她一下,她也會記恨好一會。有個課程視頻沒有看到,她便感到很失望。

工作不專心,效率特別低,經常在做著工作的間隙又去忙其他的了,導致本來可以很快完成的工作總是出現延期的現象。

總之,類似的事情太多了,只是這些事情真的非做不可嗎?

她總感覺自己非常忙。的確,她很忙,可是忙的卻不充實,并不明智。她只是把時間占據起來而已,身心很疲憊,沒有平靜感和幸福感。

她把握不住生活的重心,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不是。她本該不必這么忙,這個忙是她選擇的結果。

之所以過的這么累,是因為外在的很多無關緊要的事情在她那里都成為了必須要做的事情。所有的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時時刻刻在分散著她的精力,導致其精神狀態不佳,總會展現出一幅無精打采的樣子。

2


文/清悠1202

《我是演說家》的冠軍熊浩曾經做過一期《為時代發聲》的演講。大體意思是說,我們往往關注了太多資訊類的東西,比如哪個藝人離婚或者結婚了,先定一個小目標吧,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且行且珍惜等這些當時最吸人眼球、最歡呼熱絡的信息。

當初我們像趕集似的去關注它,生怕一疏忽便錯過了什么,可是當你再回顧的時候,你卻發現你已經什么都不記得了。

你的時間交給了資訊,交給了手機,交給了各類娛樂新聞,交給了購物,唯獨沒有交給自己的心。你的心忙碌而焦灼,你永遠想著做不完的事,一件又一件,可是你可曾去想過,這些事情于你來說代表了什么?

現在的電視節目也在朝正確的方向指引大家,近期出現的《中國詩詞大會》、《超級演說家》、《朗讀者》、《傳承者》等節目質量高檔,或內容充實,或觀點犀利,或意境優美,引起了大家廣泛地關注和討論。

這是一股求好的熱潮,它不再像那些純粹的娛樂節目一樣,如過眼云煙,看過之后除了付之一笑不會留下什么痕跡。

這些節目引導了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閱讀體驗,正是提醒人們不要過于關注那些無關緊要的膚淺的娛樂,多給自己的心靈一些滋養,多體會一下慢生活的樂趣,多認知一些閃亮的價值觀念,多感受一番自然樸素的文化盛宴。

是的,正是因為你關注了太多瑣碎而沒有營養的東西,你的頭腦漸漸地被這些東西所填充,你便忘記了如何去關心內在的靈魂成長。

3

文/清悠1202

關注太多無關緊要的事情,你總會受到負面的影響。

1、缺少大局觀念和目標意識。不知道當下最該做的是什么,對事情的把握沒有一個清晰的方向,因此很容易拘泥于細節。當有人提醒你的時候,你也許會說細節決定成敗,只是你必須意識到一點,所謂的細節決定成敗,一定是以正確的方向為前提的。否則,只是在做無用功,更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出現。

2、妨礙在一件重要事情面前的思考決斷能力。拿這個朋友來說,她的第一任丈夫和第二任丈夫都是差不多的類型,是那種不心疼妻子又十分自私、計較付出的人。

對于她來說,本該在第一次婚姻失敗之后,深刻地反思一下,找一下原因,對于婚姻慎之又慎??墒沁@位朋友卻在短短三個月內閃婚。在這個對人生如此關鍵的事情面前,她做的如此草率。為什么?

我只能說她的思維有問題。一個人關注的雜情越多時,容易變得焦慮,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不會深度思考這些重要的事情。

人們都說小事糊涂,大事聰明。但她卻恰好相反,小事做的看似很周全,什么都涉及、什么都參與,卻永遠把握不好人生之大事。

3、造成情緒的不穩定。因為一直處于一種忙碌而不可得的狀態,好多事情需要去做,因此容易急躁、煩躁,也更容易犯錯誤。而一旦情緒不好,便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得不償失。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往往可以因小而失大。

4、造成拖延癥和分裂癥,變得沒有定力。你很難專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你極其容易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腦海里還想著其他的事情。甚至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再去插手其他的事情。比如說在做一項工作的時候,看一下購物網站,在學習一個課程的時候,不斷地去翻看手機或是聊天。

于是,當你展開一本厚厚的書,放松自己的身心想要讀的時候,你還有那種耐心嗎?

你每天都接受各種各樣的資訊,似乎什么都知道,但是若有一個真正關乎自身成長和決定的大問題放在你的面前時,你能很好的回答嗎?

4

文/清悠1202

我并非鼓勵大家只專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畢竟還需要靈活的頭腦,去調整和選擇方向。只是不要去做太多無關緊要的既耗費精力又不能使得心靈舒展、得以提高的事情。

許多人包括很多名人,都崇尚極簡生活。極簡生活的核心也是告訴大家要減少這些生活中無益的事情,從而騰出時間精力來留給更有益的事情。

極簡何嘗不是一種修行,它體現在了生活、情感、欲望、人際關系等多個方面,并不是要求人去簡陋的生活,而是正視自己的需求,正視自己的擁有,尋找內心的平衡,把空間和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人、事、物,才能得到身心的自由。

歸根結底,關注太多雜事的人是對自己認識不清,不愛惜自己的人,是被物役的人。外面的很多無關緊要的事情都要牽引著你走,也就認識不到什么事情真正對你有意義。

而人有了準確的自我認識,內心才會寧靜,行動才會從容。相反,一個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人,也必定永遠焦躁和擰巴,東抓一把,西抓一把。到頭來他仍不滿意,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能夠讓自己滿意。

執著于追求人生意義的人,必定是善于給生活做減法的人,因為他們清晰地知道這短暫的人生該如何去度過。每個人一天都有24小時,區別就在于你會如何利用,有些事情根本不值得去浪費時間,時間實在太寶貴。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你的問題在于關注的事情太多 主播 | 瘦肉 每次當我結束一天的事情躺在我500平米的床上,我都會想,這一天的時間我...
    煙花千樹星如雨閱讀 276評論 0 0
  • “走想走的路,見想見的人?!?因為文字牽緣,她們把一切放在心外,飄洋過海來看你,只為一份心靈的會合。于是,風,是回...
    海的波文閱讀 971評論 2 17
  • 古人用"奴、徒、工、匠、師、家、圣"七個層次來演繹人生道路,當今也不例外。 ①奴:非自愿工作,需要別人監督鞭策; ...
    聶仁博閱讀 106評論 0 0
  • 鏡頭下的借女明星們永遠是光鮮亮麗的,衣著得體,身材完美,妝容精致,這樣的她們是無數粉絲心中的女神。然而真實的貸高清...
    豆腐差館閱讀 82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