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書,費爾明娜那段話又浮現眼前:一個世紀前,人們毀掉了我和這個可憐男人的生活,因為我們太年輕;現在,他們又想在我們身上故技重施,因為我們太老了。
因為世俗的偏見他們在二十歲沒能結婚,她嫁給了霍亂時期既能保全性命又能帶來無限聲譽和名望的高貴富足生活的胡維納爾醫生。
等到全城最高壽的胡維納爾醫生荒謬而不體面的因抓一只鸚鵡摔倒而死,弗洛倫蒂諾,也就是全書的主人公才得以和已是寡婦的費爾明娜在一起,在打著“霍亂”旗號的船上永久的漂泊。
船長問他究竟要走到什么時候,他說:“一生一世。”這是一個等了她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天的男人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仍舊勇敢無畏的愛,這愛,橫亙了他自從偶然的一撇后的全部人生,也成了這場半世紀后仍舊始終如一的驚天動地的愛情的源頭。
弗洛倫蒂諾最初對她進行情書轟炸,她父親發現他們在搞“地下戀情”后,帶她出門遠行拆散他們。可他們倆仍然聯系不斷,可等到她旅行回來偶然遇見他時卻嫌棄他的外表“冰冷的眼睛、青紫色的面龐和因為愛情的恐懼而變得僵硬的嘴唇”,只想出了一句話:“我的上帝啊!這個可憐的人!”然后揮一揮手,就把這個人從生活中抹去,不久之后就嫁給了聲名顯赫的醫生。
這在現實生活中有點像網戀一樣容易見光死,白富美還是嫁給了高富帥。屌絲呢,注定苦逼一生。
可書中的弗洛倫蒂諾艷遇不斷還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在他的51年里,他用25個本子記錄了623個與他有著“較長戀情”的女人,寡婦,人妻,蘿莉他都睡過,甚至還有一個14歲的長相氣質酷似費爾明娜的小姑娘還因為他而死。
至于那無數次的短暫艷遇,在他看來:“甚至都不值得他憐憫地提上一筆。”
51年里,等她的同時,他一直在跟別人做愛。嚴守性愛分離的原則。可憐的人,在此之前,從未享受過靈欲合一。那么多的性,竟絲毫沒有染指他的愛情。他跟第623個情人分手:“我要結婚了”。事實上,此刻他并未征求過弗洛倫蒂諾的意見。他是純潔的,擁有赤子之心。從這個角度理解,他的確保留了處之之身。然而,書中的充分表述也沒能讓我相信,女神一樣的外表、高傲的脾性和走路時母鹿一樣輕盈的姿態,這些就是他至死不渝愛著她的全部理由。也許愛情本身就是盲目的吧。
現代人中就不會有這樣的愛情,一生只愛一人,為她的痛而痛,躲在角落里只為不錯過她的一顰一笑,靜看歲月如何悄悄的在她身上留下痕跡。不打擾她美滿的婚姻,只等合適的機會才表出真心。
這種愛情也只能在書中、在幾世紀之前才有可能。也許正如書名,霍亂時期的愛情。像得病一樣的、瘋狂的、折磨一生的,在得到與得不到之間痛苦糾纏的愛情。
而她和醫生那被全城人公認的、榮耀的幸福婚姻背后,其實不過是一片荒蕪。看上去完美的丈夫,卻是婚姻中不忠的伴侶。
而她對自己的丈夫的感情,用《月亮與六便士》里那段經典選段來概括最合適不過:她對自己的丈夫的感情實際上只是男人的愛撫和生活的安適在女人身上引起的自然反應。大多數女人都把這種反應當做愛情了。
這是一種對任何一個人都可能產生的被動的感情,正像藤蔓可以攀附在隨便哪株樹上一樣。因為這種感情可以叫一個女孩子嫁給任何一個需要她的男人,相信日久天長便會對這個人產生愛情,所以世俗的見解便斷定了它的力量。
但是說到底,這種感情是什么呢?它只不過是對有保障的生活的滿足,對擁有家資的驕傲,對有人需要自己沾沾自喜,和對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洋洋得意而已。
他歷經半生辛苦,完成了一介屌絲逆襲高富帥的征程。對生活獨到的見解和感悟以及絲毫不遜色于年輕時對她宣泄的激情澎湃的愛情誓言,又重新襲擊了她。
老伴死后自己生活的空虛和孤獨,以及對死亡的恐怖。讓她終于愿意拋下世俗的一切偏見和骨子里的高傲,愿意和他相愛至死。
我也不認為她暮年時期和弗洛倫蒂諾在一起是因為遲到的愛情。在我看來若是愛,不論對方長相如何、背景如何都選擇義無反顧的同甘共苦,也不會因為時間帶來的衰老、疾病而放棄愛。
她的愛,自始至終都是自私的,選擇醫生,更多是因為他的名望和聲譽;選擇他,也不過是不愿一個人孤獨終老、寂寞至死。
她不懂愛,自始至終都高傲著,高高在上的俯視著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的人。
但她至死也不會知道,他那不計其數的情婦如何捆綁著他的過去。她渴望的忠貞不一的愛情,從不曾一刻享有過。
想想那623個女人,她們有的是有夫之婦,有的是寡婦,甚至還有14歲的小娃娃。她們大多是寂寞的,在那樣一個社會里,和風流成性的弗洛倫蒂諾相互取暖。愛情,在她們眼里或許早成了一粒沙子,即使知道他不會帶給她們任何一樣微不足道的好處,也任他索取。
他沒有任何損失,可以隨時全身而退,而她們,有的因他被丈夫殺害,有的因他憂愁至死。誰是兇手?是他還是他那份執著等待的愛情?
也許霍亂時期,人人自危,愛情不過是附庸,誰也不曾認真過,面對碰撞的性欲的火花,放縱和自我毀滅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火把,灼燒著這些女人一潭死水一樣的病態的生活。
而弗洛倫蒂諾,也不過是她們的一粒棋子,他也不過是她們眾多情夫當中的一個。唉,很想說一句:貴圈真亂!
他的一片癡心,讓我想起了金岳霖,這個逐“林”而居的中國20世紀著名的哲學家和邏輯學家、杰出的教育家,卻孑然一身,終身未娶,無牽無掛,他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愛了林徽因一生。
林徽因死后,梁思成再度續弦,而金岳霖仍舊孤身一人。死后,他的墓地離林徽因的墓地只有一箭之隔,在另一個世界,他和徽因再次毗鄰而居了。
相比弗洛倫蒂諾,同樣愛美人,同樣可望不可及,但誰的愛更高尚、更純粹、更不褻瀆愛情,一看便知。
在我看來,這本書某種意義上是一部勵志巨制。屌絲心中的花冠女神被高富帥娶走,半個世紀后,仍舊為她癡心不改的屌絲已經逆襲成了成功人士,最終和白富美的女神在一起了。
告訴大家:物質是基礎,物質決定上層建筑。
還有,這是一個看臉的社會,幾個世紀前如此,如今更是如此。長的漂亮和帥氣的人的命運不會太差。看看柯震東和房祖名都吸毒,柯上了微博話題榜第一,更有粉絲說我們等你回來。
房就沒有這待遇了,被臭罵慘了,帶壞我家柯震東。好吧,我扯遠了。
書的結尾部分十分溫暖,沒看這書的可以發揮一下想象:
其時他和她都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各自擁有著一具垂垂老去的軀體。
在寂靜的內河航船上,淡薄的夕照里,他們纏綿床榻,享受著遲來了五十年的,抱憾的溫柔。
船頭特意掛起黑黃旗幟謊報霍亂,沒有什么可以打擾他們,連時間和死亡也不可以。一生一世。
愛的方式有千萬種,但能被稱之為愛情的,首先得經得過時間的考驗。
時光沉淀下來的兩情相悅才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