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的我對于音樂舞蹈就有著無比的憧憬,小學一年級每次路過學校大堂,看到同學們可以練習鋼琴或者舞蹈。都會停留下來看看他們,有時會很羨慕他們可以有學習的機會。
我的愿景
小時候希望成為像朗朗或者電視上舞蹈家一樣的音樂表演家,甚至會想象臺上那個被大家崇拜和追捧的明星是自己。
上了高中,終于有了學習音樂的機會。因為學校的教學資源不足和自身條件的原因。我在學校的高中學習階段并沒有很大的進步,只能單靠自己對音樂滿腔熱情的去探索,但是音樂單靠自己去摸索想考上理想的學校還是很難。于是嘗試周末從深圳跑到廣州去上課,就為了提升聲樂方面的技能。后來快到高考,直接丟掉文科學習,專項參加培訓班,在這個培訓的過程中,雖然很累、很忙,但很充實很開心。
考試最后出結果,我選擇了就業比較容易的學前藝術。但是我并不知道,這樣離我原來的愿景又遠了一步,我學的是學前教育,對應的工作是幼兒教師。上了大四的我還是不想丟掉我的鋼琴,但是還是有堅持學習鋼琴考級。
現狀
工作以后,發現我對幼兒教師這份工作并不夠熱愛,總會想著只是暫時做著這份工作,暫時有一份工作。有時帶著任務式去完成這份工作。可是你不夠熱愛一個環境,一份工作,甚至對這份工作厭倦,產生抵觸心理的時候。又會回問自己到底堅持這份工作那么久是為了什么?做這份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在哪里?
最心底的自己告訴我,現在的我生活開心的時候,只有離開工作環境的時候。這份工作并沒有帶給我太多的快樂,也沒有帶給我成就感。有時會帶給我很多的緊張負面情緒,回到生活的宿舍也不能放松的狀態真的很不喜歡。
深入自問
看了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書上問,設想現在已是20年后,你已經達成自己所希望的所有成就。你想擁有什么?你想成就怎樣的事業?
我的答案是:想和杜鵑老師一樣,有一家規模較大,管理有序,發展成熟的鋼琴機構。和成為音樂屆有影響的鋼琴老師。
最后我覺得我最熱愛的還是鋼琴、音樂。然而我的愿景變的會比小時候現實了一些,我的愿景是成為一個優秀的鋼琴老師。所以可以為了自己的夢想去奮斗一次也是不錯的選擇,以終為始去規劃接下來要走的路。